台海网(微博)9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文 梁张磊/图)本周末就要回校参加新学期开学式,小学生们“暑假的模样”也都基本成形。
这一个多月,孩子们把自己的暑假都过成了他们憧憬中的样子了吗?
抓住暑期的尾巴,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孩子们“私人定制”的暑期过法吧!
制定计划坚持是一件难事
放假前,很多班主任会建议每个学生都制定一份暑假计划,三年级的彤彤早早就完成了这项任务。
在她自己最初制定的那份计划表里,暑假第一周的时间基本在“赶作业”,然后才是各种自由活动时间外加休闲玩乐项目,当然,其间还会穿插一些诸如“帮奶奶扫地”、“弹一会儿钢琴”、“和爸爸一起跑步”之类的小花絮。
彤彤说:“先一口气把作业都搞定,后面才能玩得爽。”
不过后来,在彤彤妈的协调下,彤彤这份计划表做了多处调整,其中包括:每天做作业1小时,锻炼1小时,午休半小时,看书1小时、练琴半小时。同时,每周还要上两次作文辅导课。“很难坚持,但妈妈希望我做的事我基本做到了,只是有时会把写作业或练琴的时间偷偷拿去看电视,但总是会被妈妈发现。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电视开久了会发烫,妈妈下班后总爱检查电视的温度。”
上兴趣班成暑期“重头戏”
这两天,导报记者随机询问了10名二年级小学生,有8人暑期报名兴趣班,其中有学生一下报了5个班,包括小主持人培训班、英语补习班、国际象棋精品课、声乐班以及舞蹈班。
她就是丸仔,对于这样的暑期,丸仔偶尔会抱怨一两句:“哎,我不是在上兴趣班,就是在去上兴趣班的路上。”
丸仔妈妈说,“丸仔从小就喜欢表演和主持,每次培训小主持人或声乐舞蹈时,她都很积极。国际象棋是她爸爸希望她学的,只有英语是我强迫的,她的英语需要加强”。
而为了接送丸仔,家里人也都很辛苦,“大夏天,有时一天要接送好几趟,培训费每个月也要大几千,不过感觉还是值得的”。
就这样,丸仔的暑期生活被各种兴趣班挤得满满当当。“反正不上兴趣班也不知道要干什么,上了兴趣班还有很多同学可以一起玩。”丸仔倒也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