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孩子爸不小心在客厅里摔了一跤,而孩子在一旁只顾着哈哈大笑,却没想去搀扶他爸一把;前两天,我的腰椎间盘突出发作,请假卧床休息。孩子爸出差了,我也没能起来给孩子做晚餐,他一脸的不高兴。让他倒杯水给我喝,他却说:“你真麻烦……”
那一刻,我的心很酸:这就是我的孩子吗?平时我们对他无微不至,但他对父母却这样自私冷漠。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独生子女的通病。
或许有人会说,爱不能要求回报,爱也不应成为负担。但看到孩子的这种表现,我还是觉得无比难过。难道,对于孩子来说,我们只是他的“自动柜员机”,任其随时需要随时提取?
也许,是到了我们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的时候了。
点评
折射家庭教育方式的缺陷
林瑛(厦门湖滨中学心理教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抚育下一代,就像种树,用错了方法,下错了肥料,一时的疏忽照顾招来虫害,都可能让辛勤的劳动付诸东流,让爱之树结出苦涩的毒果。当我们的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的呵护和爱护变成了理所当然心安理得的享受,不懂得什么是感恩的时候,家长就要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反省一:父母是否以身作则?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从模仿开始,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行品格对孩子起着根深蒂固的作用。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富于爱心,孩子从小开始模仿和学习,久而久之很容易内化为自身的品格。如果父母对长辈呼呼喝喝摆脸色,对孩子却百依百顺娇惯纵容,就怪不得孩子上行下效,不把父母的关爱当回事了。
反省二:是否注重孩子爱心和责任感的养成?
家庭教育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全面养成,不能是不做打算的顺其自然,也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很多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学习,常会说“只要你能把学习搞好,我们再苦再累也值得”、“爸妈对你什么要求也没有,只要你把书读好”这样的话,说多了,孩子也就信以为真了。孝敬父母是什么?家庭责任是什么?不知道,家长没教过。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之初,都是一张无瑕的白纸,随着环境的熏陶,父母师长的教导,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白纸一点点染上颜色,形成自己独特的印记。要成就一幅好的作品,一笔一划都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