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微博)8月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魏文/文 杨靖/图)暑假已经过半。初二男生小毅(化名)的困惑是:暑假,我为什么开心不起来?
其实,还是因为没完没了的补习,这样那样的培训……不管是乐意还是不乐意,不少孩子和小毅一样,在这个暑假随心所欲地玩乐、自由自在地阅读似乎都成了奢望,他们的暑假“只有快没有乐”。
在剩下的假期里,还是让孩子尽情地蹦跶,享受暑假的轻松和快乐吧!
讲述 这个假期只有快没有乐
小毅(化名,初二男生)
以前放暑假都会觉得很开心,可是这个暑假,却过得有点沉闷。
放假一个多月来,我有一大半的时间在补习,补完了数学补英语,补完了英语或许还得补物理——老爸老妈说,这个暑假是我抓住中考先机的关键时刻,最好不要随意“荒废”,因为,下个学期我就要上初三了。
我明白老爸老妈的潜台词,他们就是希望我把这个假期的时间尽可能多地用在学习上。其实,我成绩还可以,如果努力一点,进入班级的前十不是问题。可老爸老妈说,如果平时成绩不能进入年段前五十,那么,要考上理想高中就有点悬。
尽管我不乐意把暑假的大块时间都花在补习班里,我希望像往年一样,利用长假和老爸老妈一起美美地游游山玩玩水。但是这个暑假,在他们殷切的目光下,我也只能败下阵来。再加上身边很多学习成绩比我还好的同学也都上补习班,我就更找不到“反抗”的理由了。
补习的课程号称为“准初三”学生量身定制。数学课还算“提神”,既有对旧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又有对新学期课程的学习,但英语课我却控制不住走神,或许是我潜意识里排斥那个老师——他的口音听起来有点怪。英语课还有一周才结束,我担心老爸老妈又要让我补物理,突然感觉很疲惫。
昨天和一个同学闲聊,问他感觉暑假过得如何,他说只有快没有乐。呵呵,这算不算得上一个神回复?其实我也有同感。暑假,我们为什么开心不起来了呢?就因为我们是“准初三”吗?在本该放松的假期里我们却紧张着。是老爸老妈夸张了还是我们都夸张了?
很想在剩下的假期里,尽情地蹦跶几天。
点评 “准毕业班”补课较常见
刘美兰(厦门六中高级教师)
暑假补课,在当下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前几年,补课的一般是学业成绩中下的学生,这几年,优秀学生补课,早已不是新鲜事。几乎人人补,进入初二就开始补,直到高考后还有学生补课(补英语)。
在厦门,暑期补课与天气一般火热,究其原因,一是中高考的压力。我们知道,中高考差一分就是差几十名甚至几百名。而高成绩,往往不只是对知识的理解,精细化的答案背后,一定有量的训练。而学生往往只是对付老师布置的作业,主观上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定量的训练,几乎做不到,补课就可以让他们接受这种训练,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其二,高中学习与初中差异大,学习容量大,很多学生进入高一后,一直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提前学习,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先有宏观把握,对所学知识有初步了解,这样进入高一,学习相对有方向与目标,不少学生在这过程中受益,于是就口口相传,演变成一种风气。
“准毕业班”的孩子补课更是常见,尤其是成绩不稳定或短腿的学科。因为进入毕业班,所有学科的学习量都加大,习题的练习量也加大,短腿学科几乎没多少时间补缺。待进入毕业班再补短腿科,往往会拉优秀学科的后腿,这必然严重影响中高考成绩。
客观地说,进入初三前,就没有“快乐”的暑假了。
建议 暑假生活最好劳逸结合
刘美兰老师说,暑假是休假,当然并不意味着只是休息和玩乐。适度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一是这样可以更好地迎接新学年,一是过于懒散的生活,无论对谁而言都是不健康的,劳逸结合是暑假生活的基本模式。
暑期里的学习,是否需要上补习班呢?这个因人而异。
对于学习能力好,学习自觉性强的孩子,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预习或者查缺补漏,自学而不上补习班;而对于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孩子,通过各种途径补课,未尝不可。“准毕业班”学生补课,建议要针对成绩不稳定或短腿学科,同时要与补课的老师沟通好,老师的指导也要有针对性,近年有些老师收学生有分数要求,或先考试,这其实是针对指导的一种方法,如果像大课堂授课一样,不论起点,不分层次,一味做题、讲解,其补课效果就不会太理想。
非毕业班补课,可以有些超前,即下学年的课,主要是对将学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一些新的学习方法有所了解,利于新学年很快适应,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信心至关重要。同时家长让孩子补课首先要跟孩子沟通好,尽量做好孩子的工作,让孩子自愿选择;其次,不要把补课排得太满,让孩子感觉没有放假。
要劳逸结合,比如补半天,或者集中补几个礼拜,然后带孩子外出走走,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