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教育 >> 厦门教育  >> 正文

高考近了 我该怎么面对?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魏文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微博)3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魏文/文 杨靖/图)离高考不到一百天,众多高三学子已进入了第二轮复习。随着高考的日益逼近,一些学生也开始出现紧张、焦虑、倦怠等状况。与此同时,在一些家庭里,原本和谐的亲子关系也变得矛盾重重、冲突不断。

  在逐梦的路上,高三学子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家长又该为他们营造怎样的氛围?

讲述

在校在家,都觉得累

阿悦(化名,高三女生)

  上周,班上高考百日倒计时的牌子挂到了教室后面。高考,就这样一天一天靠近,那种压迫感,一点一点增加。一直以为自己很强大,强大到可以从容应对一切,可到现在才发现,理想和现实总是会有差距,我还是感受到了些许的疲惫和倦怠。

  这种感觉其实从这个学期初就开始了,只是,内心不愿意去承认。四周都是埋头苦读的同学,我不敢轻易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害怕一个不留神就掉了队。真的好累,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尽心尽责,为我做了许多。从吃的喝的,到穿的用的,他们无微不至,尤其是妈妈。这样的关怀很温暖。成长路上,有爸爸、妈妈爱的陪伴无疑是幸福的。可进入高三之后,我渐渐感到了在这种温暖和幸福背后那种如影随形的压力。

  每天,在题山题海里沉浸。到了周末,堆积的疲惫让我不顾一切想要放松自己。可坐到电脑前,时间一长,就会看到妈妈走进走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读得懂她的潜台词,她总以为我没有努力学习,大考当前竟然没有紧迫感……

  大多时候,我不想解释。有时,妈妈忍不住问这问那,虽然我也会给她回应,但我能感觉到我漫不经心的回应带给妈妈的那份失落,我的耐心似乎变得越来越差。

  妈妈还会下意识地拿别的孩子跟我比较,虽然不是那么直接,但我还是能感觉到。比如每次考完,她总是会旁敲侧击地问×××(她一个同事的儿子正好和我同班)考得如何。

  其实我的学习还算可以,用不着这样夸张。白天在学校被学习占据,回到家,我希望有喘息的空间,我不想丰富的世界因为这场考试变得黯淡和狭窄,可有时候我不被理解。也许,爸爸妈妈并没有错,他们的督促能让我克制自己的欲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高考,需要高强度和快节奏……

  高考近了,我该怎么面对?

点评 

林瑛(厦门湖滨中学心理教师)

学生 稳定情绪克服干扰

  高考一日日逼近,百日誓师郑重誓言犹在耳,看到同学时刻拿着书本,连下课闲聊都是与高考相关的话题,有几人能够淡定闲适、平静无波?

  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似乎都在暗示着:要拼要拼要再拼,努力努力再努力。

  每天背不完的考点,写不完的题,时间永远都不够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辛苦一天却不知道这一天的辛苦是否有意义。

  好想停下来喘一口气,可是每次停下休息,就觉得心里更加的焦虑,觉得家长用失望的眼光看着自己、感觉他们明里暗里逼着自己、怨念家长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努力。

  实际上,这一切很可能只是一种认知偏差。人在高压状态下,往往变得敏感易怒,关心看成逼迫,心疼看成失望,家长的小心翼翼也似乎是暗示自己不努力,怨怼、失落、烦闷、焦虑也都被不自觉扩大化。

  可以说,对于平时成绩较为稳定的高三考生而言,稳定情绪、克服干扰是最重要的事情。

  当感到烦躁焦虑的时候,不妨寻找自己的成功事例,想想生活中的一些小幸运,描绘一下高考后的“美好人生”,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觉得累了,就做做深呼吸,听听舒缓、轻柔的音乐,做一做有氧运动,可以加速恢复,调节情绪。

  当发现自己对家长的行为进行负面解读时,不妨和家长敞开说,一方面宣泄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一方面从家长那获得鼓励和关心,积蓄前进的动力。

家长 轻松自然放平常心

  临近高考,一些家长比孩子还要紧张,过分关注、过度焦虑,表现出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

  就像打呵欠是会传染的一样,情绪也是会传染的。人有趋同的本能,当孩子感觉到家长的紧张,就会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也该感到紧张,如果这种趋同无法达成,就会产生自责自怨自我贬低,严重的甚至会自暴自弃。

  可能有家长说,我没有表现出紧张啊,我总是很小心,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到学习,怕刺激孩子,这样还不够吗?

  实际上,有时候太有内涵的一个表情、反常的小心翼翼,产生的暗示效果可能远大于言语。“看到妈妈走进走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读得懂她的潜台词……”阿悦的这段话,就是最好的说明。

  要解除对孩子的负面干扰,首先家长要解除自身的压力,正确认识高考,不要夸大高考的影响力。现在这个时代,大部分学生都能够上大学,上什么大学也并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命运,与其如临大敌,不如放平常心。

  告诉孩子,高考就只是一场考试而已,得之我幸,不得我也不必认命,人生从来都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无论结果如何,爸爸妈妈都会和你站在同一个战壕支持你,这比什么都重要。

  平时的相处,不要过分保护、不干扰、不唠叨,轻松自然最好。孩子学习时尽量避免过多干涉,水果茶点之类的不必特地送到孩子房里,准备好放在餐桌上,孩子需要的时候可以找到即可。

  当孩子产生懈怠情绪,用加油鼓劲来代替催促唠叨,使孩子感觉到充分的信任,可以增加他们前进的动力。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们最需要做的就是静静倾听,给予理解,为孩子提供一条发泄的途径。“条条大路通罗马”还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认知决定态度,态度决定命运。

相关新闻
严防“高考移民” 福建省出台高考报名新规

台海网11月24日讯 据东南快报报道,11月20日,省教育厅、省公安厅出台《关于进一步防范和打击“高考移民”行为的通知》,对我省高考报名进行规定。我省将严防通过非正常学籍迁移、空挂学籍、违规落户、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违规获取我省高考资格的“高考移民”行为发生。 对非福建户籍随迁子女这样规定 按照规定,对非福建户籍的随迁子女,符合省教育厅等四...

福建打击“高考移民”出新政:户籍迁入须满1年及以上

台海网11月21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近日,陆续有高考考生家长在网络发帖,通过呼吁、投诉等方式关注福建“高考移民”问题。今日,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对购房落户参加高考人员,做出户籍迁入我省须满1年及以上等明确规定。 购房落户者须满足户籍迁入我省满1年及以上等条件 记者从福建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对于购房落户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否则一律不予报名参加2018...

多省份启动2018年高考报名 都有啥新变化?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3日电(汤琪)目前,距离2018年高考还有200余天,一些省份的高考报名工作已陆续展开。其中,北京、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已结束网上报名,也有省份的报名刚刚开启。记者梳理发现,有省份将高考报考条件放宽,也有一些省份将高考加分项政策再收紧。   各地高考报名陆续展开   如今,距离2018年高考还有200多天。根据各地教育部门...

颠覆?渐变?温儒敏剧透高考语文改革方向

颠覆?渐变?温儒敏剧透高考语文改革方向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阅读文章具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还专找让考生想不到的领域,对女生特别不利   □高中课程将有颠覆性的变化,要学生模仿写诗、写小说、写散文、写戏剧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阅读文章具思辨性、复杂性、扩展性,还专找让考生想不到的领域,对女...

各省市高考报名陆续开始 你家乡的报考政策有哪些变化?

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 2018年各省市高考报名已经陆续拉开帷幕,你开始报名了吗?都需要提交哪些证件材料?在哪个网站上登录报名?明年又将迎来哪些政策变化?快来看一下各省市2018年高考报名信息大盘点吧!   北京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日前公布《北京市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通知》,11月9日,2018年高考报名启动。报名分网上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