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就业挂钩 报考成共识
这几天,考生们对考题难度和新版考试流程虽然有诸多抱怨,但甘愿继续“被虐”的却大有人在。换句话说,报考英语四六级已成为大学生的共识。
以厦大嘉庚学院为例,全院四个年段近2万名学生中,扣除大一的近5000名新生,此次该院参加四六级考试的学生数将近1万人。如此之高的报考比例在厦门几乎所有本科院校都是常态,而且很多考生都报考过不止一次。
这背后隐藏着的,是许多考生的无奈——“只为能更好就业”。
的确,在校园招聘会上,英语四六级成了很多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所设置的门槛。“他们也只是看一眼四六级成绩单,好像考过了四六级就代表英语水平过关似的,其实如果岗位真有需要,凭通过四六级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用的。”大四学生许华慧说。
就因为关乎就业,所以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不得不大力提倡学生报考四六级,这也进一步促成了四六级一直以来居高不下的报考率。
企业设门槛 看学习能力
实际上,对于英语四六级成绩的含金量,用人单位也并非全然不知。岛内一家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透露,将四六级作为应聘门槛,其实是为了筛选人才,说白了,就是为了先刷掉一部分人。
该负责人表示,用人单位表面上看的是四六级成绩,但实际上关注的却是应聘者的学习能力和态度问题。“大学生都知道只有通过四六级考试才能更好地就业,那么,如果这个学生在知道这一事实的前提下都不愿意为之付出努力,那么他的态度问题就有待考量。”
这也就不难解释一个奇怪的现象:尽管招聘岗位根本用不上英语,招聘方也还是会对四六级成绩提出要求。
“那些真正对职员英语水平有要求的外资企业,通常都会自己组织单独的英语测试来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这些测试与四六级考试差别很大,有时甚至是针对岗位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来设置考题。”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厦大毕业生林欣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