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假期作业设计值得探讨
寒假,原本是让学生放松身心、自由发展、快乐过年的时期,但过重的课业负担往往容易使寒假沦为孩子们最不愿接受的“第三学期”,这并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如果因为繁多的作业逼得部分学生无视道德底线,铤而走险找枪手,这就使作业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也让道德教育成果化为乌有,从教育效果上看“得不偿失”。
所以,一线老师认为,假期作业如何布置,如何让孩子有意义地过寒假,值得深入探讨。
厦门双十中学高三年段长陈紫燕老师表示,在双十中学,放寒假前,每个班级每个科目布置的作业都必须由备课组长报给年段统一协调。一般情况下,在假期里每位学生书写的作业量控制在每天两小时左右,这不包括“读”的作业和参加社会实践所要花费的时间。此外,这中间还要扣除春节期间那不太可能用来学习的七天。如果所有科目的作业量加起来超过了这个标准,年段就会进行统筹删减。
陈紫燕老师表示,因为开学后每所学校的课时进度都安排得很紧,所以不可能专门排几节课来讲评所有寒假作业,这也是出于无奈。不过,科任老师一般会根据情况讲解个别重点题型,也会对寒假作业进行检查。
陈紫燕老师认为,老师们对每位学生的笔迹都会有印象,如果是代写肯定会被发现。若是因为作业量的关系实在完成不了老师也能理解,但如果因此找人代写,那后果可能会比没写更严重。因为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的本分,找人代写,说白了就是好逸恶劳、不诚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