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篇】 寒假知识积累很重要
陈佩玲(高级教师,厦门一中教务处主任,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善于反思确定方向
匆忙的一学期过去了,第一轮复习也结束了,在距离高考不到5个月的时候,有这样一个20多天的寒假,是自主学习的时间,更是反思、巩固和提升的最好时间。
寒假伊始,建议结合期末市质检的情况,审视一下第一轮复习的状况,反思自己一个学期的复习得失,分析薄弱学科和学科的薄弱之处,结合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给这个珍贵的寒假一个努力的方向和针对性提升的计划。
乐于积累巩固知识
这个寒假对知识积累尤其重要。生物知识点特别多,但都可以在书上找到,所以生物要多读书多积累。化学要注重基础知识,高中阶段化学方程式要能默写;通过练习记住常规的实验操作术语。更要利用寒假进一步提高语文、英语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的同学会买些《作文素材》来阅读,但上面的例子毕竟不如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领悟和寻找的来得好、用得贴切。寒假里要坚持每天阅读,可以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目中自己喜爱读的篇目,随手做点阅读笔记,便于以后翻阅也可记下自己的点滴思考。
阅读英语报刊,多记生词、词组和好句好篇,用非母语写作无法做到和母语一样舒畅,而这些背下来的东西能给人一个顺畅的套路,在此基础上可较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背诵这些,也会给完形、阅读、填词带来很多好处。有一些词,当你找不到语法或者很明确的理由来选择时,你长期背诵积累下来的语感能帮上大忙。
理清框架化零为整
文综的学习,在第一轮里,多是化整为零。假期刚好有时间回归课本,化零为整,尝试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
比如,熟悉了政治课本的内容,对整体的知识有个框架,剩下的其实就都不难了。还可以试着以话题的方式来串知识,例如以公民责任为主题梳理整本政治生活的知识。历史学科的回归课本,不是要求大家要背诵,而是要从各个角度复习整个事件,内因如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风俗,外因如外交、世界局势,这样才能比较完整地掌握整个重大史实。
总结纠错补缺补漏
理科必须保证每天一定的作业量,以保持手感。可结合寒假作业的要求,但不要只满足做了多少题,而在于掌握了多少。像解析几何、函数等比较难的题,其实也都有一定的套路,多做几次就能摸索出规律技巧。物理是理综里面最难的,尤其是实验题,因此物理也要多花心思总结。
学习最悲哀的事情就是几次犯了同一个错误,却还不知道自己错过,或者错了以后才发现以前错过了。所以不要只是忙于埋头做练习,要记得把平时做的错题本拿出来,明白自己相关知识点的缺漏之处,更有针对性地弥补;没有做错题集习惯的同学,可以把期末复习的练习整理出来,对错题进行分析,这样更容易发现不足,补缺补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