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微博)1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魏文)很多家长教育孩子花费了不少心血,但收效却不明显。那么,家庭教育怎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上周日,集美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局长、《小屁孩撒欢记》的作者吴吉堂,在厦门市图书馆和家长们分享了家庭教育的新模式。
《小屁孩撒欢记》讲的是6个具有“革命精神”的小屁孩,策划了一次自主撒欢,在自然生态中自我成长的活动。
本质是一次快乐训练
“带孩子去撒欢,其实是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回忆,本质是一次快乐训练活动。”吴吉堂说现在“宅孩”很多,他们被电脑、手机“绑架”,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而到大自然中去撒欢可以改变孩子。
吴吉堂说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学会换位体认和思考,同时,也让家长了解理解孩子、给孩子心灵呵护、在家到岗在位的父母,才会受到孩子喜爱,而父母是孩子通向自然和社会的“安全管道”。“大自然和社会,处处是问题,处处是答案。孩子从中可以学会与人合作,体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吴吉堂说,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分清真爱和溺爱,坚决反对对孩子大包大揽,要做一个智慧的家长。而智慧体现在懂得并抓住关键点介入。
陪伴孩子成长是关键
吴吉堂认为,父母千万不要错过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要陪伴孩子成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为其一生造势;健康第一,要帮助孩子至少养成一个运动习惯;要适时让孩子去飞;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要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家庭教育不仅是教育,更重要在于训练,亲子互帮互学是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有价值的人,产生并释放价值,让孩子拥有尊严和快乐。”
吴吉堂说,家庭教育要启迪孩子心智,完善孩子人格,培养其生活、劳动创造能力,而家庭适时创造条件到大自然中去就是一种手段。“走出去,孩子会成长得更快。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做好引导、训练,帮助孩子处理好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健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