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可以倾诉依靠的朋友 孩子在父母面前都会使出“各种小坏”,毕竟家是个温暖的港湾。在家里只要大体不错,不必太纠结于孩子的一些细节表现。虽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更重要的角色是孩子可以倾诉、依靠的朋友。
我始终告诫自己不要在家里也成为一个求全责备的老师。对于好生,他们在学校力求在老师面前表现比较完美的自己,回到家里精神上需要的更多就是鼓励、疼爱和放松,当然生活方面的自理能力是要培养的。
我的孩子进入双十高一后,见识了很多理科尖子,自愧不如,难免失落。每次她提到挫折时,我就发短信帮她分析她的优势和潜力,鼓励打气为主。例如“在住宿生活自理的情况下,你的学习态度比以前好,效率也比以前高,过程好,结局自然就会好的”。
月考成绩比入学测试略为进步,晚自习后她打电话报喜,我用惊奇和揶揄的语气说,“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你不但站稳脚跟,还能前进,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有问题别不依不饶逼急孩子
如果孩子比较落后,在学校学习比较吃力,表现有时也不尽如人意,难免回到家里,心情不佳,父母批评指正是必须的,但是要对症下药,先扬后抑,点到为止。唠叨不止,纠缠不休,只会激发孩子更强烈的逆反情绪。
我们其实会发现,同样一件事情,用持续温和的关注,来代替近距离的一时的“大发雷霆”、“穷追不舍”或“不依不饶”“逼急”孩子,效果才不会适得其反。有时,父母往往因为简单急躁白白失掉了教育孩子的良好契机。
和谐的家庭关系也十分重要。保持融洽的亲子关系,巧妙地与孩子交流,润物细无声,很多看似严重的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
讲述 刘秀玲(高一学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