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家长没规定“固定的数”
“厦门物价较高,消费水平可能也较高,总不能饿着孩子吧?”这是一位来自新疆的厦大大一新生老爸说的话。所以,他每月计划给女儿1500元到2000元。“这样合适吗?”
合不合适,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看法,但许多新生家长在开学第一个月都给孩子留下了“超额”生活费,因为他们说“到校第一个月要置办一些东西,花费要高一些”。而接下来呢?“根据第二个月的情况来决定。”
采访中,大多学生表示家长每月都会给他们一个“固定的数”,不过,厦门市民、厦大嘉庚学院学生家长肖先生却说,“孩子在学校花不了什么钱,我们也没控制他,花完了我们就给他打。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没必要因为钱的问题让孩子感到为难或者放不开手脚”。
这样的家长其实并不是个例,“开学拿了张1.5万元的卡给她,现在也不知道剩多少了。”家长梁女士心疼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女儿,“她一个人去上大学,万一遇到点急事,我们又不在身边,那些钱或许还能用得上!”
诚毅学院标价:800元到 1000元
厦门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究竟多少才合理?家长、学生的讨论都各说各的,也总结不出个定数。不过,上个月开学迎新,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就首次告知家长在校生生活费的“标准价”:正常每月800到1000元。诚毅学院说,这个数字是经过调查得来的,许多家长也反馈“这样我们心里也有个数了”。
对此,集美大学辅导员张老师认为,诚毅学院向家长明示生活费“标准价”的做法很好,这是学校对厦门消费水平和校园生活了解的前提下,进行调查得到的数据,尽管金额可能存有争议,但能指导学生健康地学习、生活。
张老师认为,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应该视具体的家庭经济状况而定,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误区,要学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提倡勤俭节约,崇尚俭以养德的传统文化,并将更多的时间,甚至是金钱花费在学习上。
换个角度说,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受社会风气影响,作为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提倡健康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