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教育 >> 厦门教育  >> 正文

做了姐姐 可我很失落(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兰文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长子长女们,都曾经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弟妹出生前,独享父母亲人的关爱,难免会形成一些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导致了他们对弟弟妹妹的嫉妒排斥:

  1.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他们习惯了父母在生活上的大包大揽以及情感上的关心、照顾、保护,长此以往,对除了学习以外的各方面都缺乏自信,对父母百般依赖。一旦父母分薄了照顾的经历和时间,就会产生明显的不适应。

  2.个性孤僻,沟通欠佳。

  独生子女由于在生活中缺少同龄伙伴,导致很多孩子养成孤僻的个性。尤其是和同龄或是比自己小一些的孩子相处的时候,往往简单粗暴,缺乏沟通技巧,导致不愉快的交往体验和无力感。对于家里新增的“不可理喻”的新生儿,这种无力感就更是鲜明。

  3.感情脆弱,不耐挫折。

  因为父母全心的关爱,独生子女不容易遭受重大挫折的考验,一旦遇到打击就容易一蹶不振,甚至消极堕落。

  家里多了一个“争宠”的对手,足以使部分孩子产生悲观、颓废的消极心态,甚至因此怀疑父母的真心和自己存在的价值。

主张

引导陪伴孩子适应新身份

  对于像小悦这样的孩子,他们并不是不明事理,只是作为孩子,他们需要家长的引导和陪伴,以帮助他们适应自己“哥哥姐姐”的新身份,培养爱心,接纳家庭新成员。

  林瑛老师提醒,想要“锦上添花,两全其美”的爸妈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考虑,充分准备。多养一个孩子,从来就不是多添一双筷子、多撒几粒米那么简单。下定决心“造人”之前,请先问问自己,我是否具备了同时照顾好两个孩子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父母明明没有精力照顾小孩,却一个接一个地生,然后丢给爷爷奶奶带,或是勉强带在身边却疏于管教。为人父母,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可轻侮。

  2.爱是分享,不是分薄。妈妈总是偏心小儿子,这是世人的成见,但也反映了一定的现实。因为生养第一个孩子的时候经验不足,难免留下一些遗憾,爸爸妈妈们总希望能在第二个孩子身上做到最好,于是对新生儿无微不至,结果是分薄了对长子长女应该获得的关心。一旦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了,那么种种负面情绪、行为就会涌现。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大孩子一起加入到养育新生儿的过程中,不是要他们帮忙照顾孩子,而是要让他们共同体验新生儿带来感动的同时,一起回顾自己和爸爸妈妈经历过的各种酸甜苦辣,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从未改变。

  3.接纳包容,赞赏鼓励。对于正在向“哥哥姐姐”身份转型中的孩子,要耐心倾听他们的不满和抱怨,包容孩子的一些小小的任性,鼓励孩子和弟弟妹妹的互动交流,并且对孩子有爱心的行为表示积极的肯定。让他们发现,原来当一个好哥哥好姐姐,比起抱怨吵闹可以获得更多的关爱和赞赏,久而久之,自然能够接纳自己的新身份新挑战了。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夫妇记录两岁半儿子抗肿瘤过程:打跑肚里的怪兽

“打跑肚里的怪兽跟姐姐一起上学去”   济宁夫妇半年发581条微博记录两岁半儿子抗肿瘤过程   两岁半,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如果没生这场病,小梓昂应该跟从前一样,每天嘻嘻哈哈地缠着姐姐梓旋玩闹。然而,病魔打碎了这家人美好的生活,自从2017年7月小梓昂被确诊患上神经母细...

微信上认识的“弟弟”竟然是骗子 “姐姐”被骗5988元

■“弟弟”借钱的聊天记录   台海网11月11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微信上结识的“弟弟”,多次开口向小妍借钱,她都满足了对方。没想到她的善意把“弟弟”的胃口越养越大,两个月后,当“弟弟”以治疗情伤为由再次借钱得手后,玩起了失踪,小妍这才意识到对方是个骗子。昨日,记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