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学期,听儿子说徐老师因为身体原因请假了,班上来了一位新的英语老师。自打换了英语老师后,儿子对英语学习就无精打采,这个单元小测,竟然考了个不及格。“我不喜欢新的英语老师,他的口音没有徐老师好听。”儿子还说新老师很严格,课堂上有同学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新老师会罚同学站一节课……
听到儿子的抱怨,我很着急。儿子对新老师有些逆反,这不是什么好现象。我了解儿子,一旦对某个学科的老师逆反,那么,这门学科他肯定学不好。
我侧面打听到新的英语老师是个男老师,年纪比较大,但性格沉稳,与年轻活泼的徐老师相比,自然在教学风格和方法上会有一定差异,但听说新老师还是学科带头人,在教学上还是有自己的见地。
我告诉儿子,换老师是很正常的事,要尝试着去适应新老师,接纳新老师,去发现新老师的优点。但是,儿子还是转不过弯来。这两天,他还一直念叨,希望徐老师某天再回来教他们英语。
唉,作为家长,我该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好自己,快速适应新的老师,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呢?
点评
短暂的适应不良很常见
林瑛(厦门湖滨中学心理教师)
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孩子每天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由于不适应新任课老师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导致学生成绩下降、甚至厌恶某个学科的现象,可谓屡见不鲜。之所以出现这种不适应,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原有教师的留恋。孩子的情感相对单纯,当他们喜欢上一个老师,并且感受到自己被老师所关注和期待的时候,就很容易对老师产生信赖和依恋,有时候这种感情甚至超越一般的亲人关系。
老师说换就换,对孩子来说就好像被亲人抛弃了一样,会产生不安和不满的情绪。这时候,新老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入侵者的角色,孩子用警戒、敌对的目光审视着新老师,和原来的老师进行种种带倾向性的对比,结果当然是对新老师很不利的。
2.缺乏应对变化的能力。有的孩子,可以第一时间接受新环境、新老师、新方法。但多数孩子,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总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可能是一两个星期,一两个月也不稀奇。可如果两三个月了还没法习惯,那么很可能是孩子本身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
3.新教师不能主动适应学生。师生间的适应不良,并不只是学生单方面的问题,老师的努力也很重要。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习惯的教学和管理方式,每一种方式总是对应某一个群体的学生,却不一定能适合所有孩子。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并不容易,哪怕是再厉害的老师,也总有教不了的学生。
建议
耐心倾听帮助孩子适应
林瑛老师说,当孩子遭遇适应不良,家长的支持、耐心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1.耐心倾听寻找原因。当孩子对新老师产生负面情绪,并影响了学习,家长不能着急上火,而要耐下心来,给孩子以包容和接纳,让孩子宣泄心中的不安和不满的同时,找到孩子不能接受老师的真正原因。但家长要注意不能过多地迎合孩子发泄性的评价,否则孩子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新老师就是不好,甚至误以为家长支持自己和老师对着干。
2.主动沟通积极配合。主动和新老师进行沟通,了解新老师的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孩子的特点秉性介绍给新教师,让老师能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方式。更重要的是,给老师留下积极配合的良好印象,帮孩子在老师心目中加分。当老师对孩子有了好印象,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在行为上,老师关注的眼神和满意的笑容,是融化师生壁垒的最强武器。
3.转化困难迎接挑战。“喜欢的老师的学科能学好,这个谁都能做到;不喜欢的老师的学科都能学好,那才是真本事!”引导孩子把新老师当成一个攻克的对像,主动接近,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当孩子在挑战中找到乐趣,成就感可以抹平一切不满。
4.减少依赖自主学习。不可否认的是,老师也有个体差异,运气不好碰到无法适应的老师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家长就要想办法弱化老师的影响力,培养孩子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己预习、复习、问问题的习惯,哪怕老师的课听不懂,也不会在学习成绩上有太大浮动,这也是未来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适应变化不容易,但只要有家长的陪伴和帮助,孩子一定可以安然度过“断奶期”,变得更加的自主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