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收音机也让人羡慕
朱女士 1986年考入福建师大中文系
“因为家里孩子比较多,加上父母的收入也有限,我们根本没有消费的自主权,买衣服之类也是过年时由父母添置的,更别说什么大学的装备。”
朱女士说当年没有“入学装备”之说,“背着被褥就去上学了”。至于学习开销,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买书的。但更多是开学之后,根据老师开出的书单,到图书馆里去检索阅读。“还有一门检索课,教我们怎么在图书馆查找学习资源。不像现在的大学生,电脑一打开,就可以阅尽天下事。”朱女士还说,有收音机也让人羡慕。一个舍友有一台收音机,每次收听时都会围了好几个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BP机
陈先生 1995年考入厦门大学会计系
“我上大学时全国高校基本上实行了公寓化管理,被褥、日用品都不用自带。”陈先生说自己上学时,除了专业书,行李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BP机了。“是为方便和家里联系买的。通常家里给BP机传来信息,我收到后再跑到公共电话亭里回拨电话。”大学毕业后陈先生才买了台手机,“那时手机叫大哥大,黑乎乎一块,像砖头一样别在腰间”。
“当时电子产品很少见,顶多就BP机、胶卷相机、录音机,几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倒来倒去听好多遍。”在陈先生的印象里,哪个同学一有什么新鲜玩意,大家都会好奇地围着轮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