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微博)8月2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魏文 实习生 陈雅瑜/文 张向阳/图)上周末,厦门大学本科新生入学报到,各高校的迎新大幕也将陆续开启。有人说,上大学也是拼装备的时代。针对当今大学生这一尚无稳定收入、消费却又不低的团体,不少人回想起当年自己上大学的情景感慨万千。你还记得自己当年上大学时的装备吗?让我们透过几代人的记忆,看看大学新生装备是如何演变的吧!
戴手表就算很奢侈了
张先生 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物理系
“一双解放鞋、一床6斤的棉被、一顶单人蚊帐、一个旧藤箱、一个竹编热水壶、一只旧脸盆,就是我全部家当了。”
提起当年,张先生记忆犹新,他说那时的“装备”最多几十元。最让他珍惜的是一支父亲用旧的钢笔。因为家境不好,他还申请了每月24元的助学金,是最高等的,“伙食费大概花掉12元,余下的钱用来买日用品和书”。“那时大家都比较艰苦,隔壁宿舍一个同学不仅有手表,还有一台双卡录音机,就让我们很羡慕了;一个住在上铺的舍友,买了一双新皮鞋不舍得下地,就在床上试着走来走去。”张先生说,这些都成为现在同学聚会时的笑谈。当年,戴手表、穿皮鞋都算上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