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这小子吧,反正是各种马虎、各种粗心,每天都找不到自己的东西。比如,看电视时找不到眼镜,做作业时找不到笔,上学时找不到胸卡……超级马大哈的儿子让我和他爸爸哭笑不得。对儿子来说,或许最好每样东西都能安上BP机。
就要上中学了,这傻小子会有长进吗?什么时候他才能和马大哈告别呢?我真担心他哪天把自己也给弄丢了。这些天,我也小小反省了一下自己:从小,自己太乐于为儿子操心。习惯了对儿子嘘寒问暖,习惯了为儿子整理书包、物品,习惯出门前为儿子准备好一切……长久以来,儿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而等我想放手的时候,儿子却不适应了。
看来,从现在开始,我也得像其他妈妈那样,学会“偷懒”了?
点评
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
林瑛(厦门湖滨中学心理教师)
丢三落四的毛病,在孩子中屡见不鲜。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极少数可能是注意力障碍,一定程度上可能有个性原因,但更多的是在于孩子本身的行为习惯和责任心。如吴女士所说,孩子学习很认真,成绩很好,显然不会有注意力方面的缺陷,那么孩子的马大哈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父母包办代替。以吴女士为例,从小,吴女士就“习惯了为儿子整理书包、物品,习惯出门前为儿子准备好一切……”吴女士的习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在没人提醒的时候,就容易丢三落四了。
忽视习惯养成。对一些生活习惯的养成,家长往往不够重视,对孩子小毛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觉得只要不影响学习就不要紧。家长都觉得不要紧了,孩子就越发不注意不重视。
缺少责任意识。孩子丢了东西,家长是怎么处理的呢?是否严厉地责备过?是否给予过惩罚?是否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家长的选择,会影响孩子责任心的形成。
丢了眼镜,丢了手机,没了水壶,没关系,再换再买个更好的,对于容易获得的东西总是不珍惜,丢了也不心疼,这是人类的通病。
孩子马大哈确实是小问题,可一旦孩子长大走上了工作岗位,所谓的小问题却很可能会酿成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