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女生相亲好尴尬 这些天,厦门理工学院的大三女生小诗事儿很多,周一到周五,她要实习,周末,还得应父母要求,和那几个“家境殷实、工作稳定、上进靠谱、相貌堂堂”的男生相亲。
小诗说,第一次相亲时,妈妈先是给她上了一堂恋爱教育课,然后才亮出男生的照片,把对方的家庭、经济、恋爱史等各种情况介绍得一清二楚,最后就是“假装正经地劝说我去试试”。
其实,小诗原本就不排斥相亲,她觉得,到了大三,如果还没有男生在追,或者没有男朋友,很多女生的心里都会一阵阵发慌。
所以,相亲时,小诗也很配合,但“还是好尴尬”。她说,她经历过的三次相亲现场都有双方父母在场,“刚开始,父母总要把自己的孩子大夸一通,然后极力让我们在众目睽睽下聊天,他们还要在一旁加油鼓劲,说些‘以后结成亲家就能如何如何’之类的话,弄得我连手都不知道该怎么放”。
不过,尽管父母百般撮合,小诗到现在还是没能“牵手成功”,所以,小诗妈妈这些天又开始张罗了……
大多数学生并不排斥
还在上大学,就“被相亲”,这在外界看来似乎有点夸张。但有趣的是,绝大多数“被相亲”的大学生和小诗一样,对这样的安排并不排斥。
连日来,导报记者随机采访了50名大学生,其中22人曾被要求去相亲,而且,18人觉得,“去看看也无妨”。“家长帮忙物色的对象,各方面条件肯定都不会差,起码门当户对,如果‘不来电’,大家也可以做朋友。”集美大学大二陈同学说,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好男生就像食堂的菜,不管好不好吃,去晚了,就没有了!”不过,“谈恋爱需要有心动的感觉,但在家长介入的前提下,那种感觉是很难产生的”,所以对于成功的几率,陈同学觉得不容乐观。
而大三男生智鑫认为,如今社会上各种相亲交友的渠道太多,被骗的案例也不少,相比之下,长辈介绍的“比较安全”。
但也有学生拒绝相亲,因为他们认为长辈的衡量标准与自己相去甚远,“对我们来说,有没有共同话题和价值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