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复读并非适合每个人
已有6年带复读班经验的桂瑞祥老师说,复读是对考生意志力的考验,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复读。复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面三类学生比较适合复读:
第一类:由于发挥失常,高考成绩与平时模拟成绩有较大差距的学生。这类学生平时成绩不错,但因为临场突发事件,比如受到身体、家庭变故等因素影响,导致了他们的高考成绩远低于真实水平。通过复读,他们可能调整状态,有效提升成绩,冲击名校。
第二类:高一高二没有认真学习,到了高三幡然醒悟的学生。他们在高考前的冲刺中有明显进步,高考成绩也还过得去,但因为时间不够,现实与理想还有一定差距。这类学生潜力很大,如果再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和努力奋斗,完全可能获得较大回报。
第三类:高考成绩在本科线上下,有信心更上一层楼的学生。这类学生本来就有一定基础,但因为某些方面比较薄弱,比如存在学科短腿,影响了综合成绩。找出自己学习的核心问题,通过查漏补缺、知识拓展来加强和巩固知识体系,补上他们的短腿学科,成绩会有较大提升空间。
提醒
复读要避免三个误区
一是非清华、北大不读。清华、北大多年来坚持不扩招,招生名额是有限的,报考的风险也是很大的。虽然有复读考上清华、北大的,但毕竟是少数。
二是被动复读。学生没有复读意愿,但家长的期望值过高而勉强孩子去复读。这样的学生积极性不高,一般复读效果都不会太好。家长应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
三是盲目复读。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准,盲目自信。他们往往由于基础过于薄弱,纵使经过一年复读也难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