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求孩子第一
琴棋书画、演讲辩论、文体活动,佘妈妈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她还经常带孩子上图书馆,让他们亲近书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孩子们的知识面很广。
弹钢琴、拉小提琴、吹笛子、跳芭蕾、打球等兴趣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孩子们的成绩也随之提升了。
佘妈妈从不要求孩子做第一,因为“做第一太辛苦”,她希望孩子快乐。但她也向孩子们灌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思想。平时孩子们做作业,她也在一旁学习或做事。
有一次大儿子复习不充分担心考不好,她安慰说:“放平心态就好,妈妈又不要求你考第一。”听了她的话孩子安心迎考了,但第二天考完,她却很严厉:“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不可以打无准备之仗。”“平时在家里,最好的东西留给我父母吃,孩子们懂得尊老爱幼,他们没有铺张的习惯。”佘妈妈说,外公腿脚不利落,孩子们会为他穿鞋;孩子们不随便吃零食也从不挑食,平时用餐一粒饭也不剩。
成长中,儿子也曾青春叛逆:穿粉红衣服,戴奇异饰物,舅舅看不习惯,但佘妈妈相信儿子本质都是好的,所以她也从不为此事烦恼。
一个充满爱的家
“家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充满爱的家就是充满爱的学校。”佘妈妈从来不当着孩子的面和佘爸爸有不同意见,因为她说父母关系和谐会带给孩子安全感,一个充满爱的家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虽然佘爸爸平时很忙,但他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哪怕再忙都会通过电话和孩子交流。而一有假期,佘爸爸就会通过旅行来和孩子亲密沟通,和孩子一起感受亲情的温暖。“孩子们飞出去了,我一般不主动找孩子,但孩子有事都会来找我。”佘妈妈说孩子有了困扰,总愿意在第一时间找自己倾诉。他们习惯了从淡定的妈妈这里获得精神的力量。
孩子们勤奋好学,不愿意生活在他人的影子里,哪怕是自己的父母。现在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就读的小儿子佘启宗平时打两份工,除了学费由爸妈交外,平时生活费都自己挣。他从不开口向父母要钱,他希望用自己挣的钱带妈妈去旅游。
乐观向上,举止文明,懂得担当……眼看着孩子们不断成长,做妈妈的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