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动保教育经验引发关注
实际上,从2009年开始,厦门市爱护动物教育专委会就开始着手编撰中小学动物保护教材,这在全国是首创。这本教材同年进入厦门市中小学课堂。教材分小学、中学两个版本,主要以“人和动物关系”为主线,教学生认识动物、如何和动物相处,并通过大量图片和真实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等问题。
萧冰说,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虐待动物的现象,许多人对动物保护存在错误认识。在国外,有关动物保护的课程已相当成熟,但在国内却是一片空白,中小学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动物保护及动物福利的教育,于是,自己萌生了编写动保教材并进学校推广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一些学校和老师的响应,更得到了香港爱护动物协会的支持。
厦门爱护动物教育专业委员会与香港爱护动物协会携手,共同打造“动物保护仁爱教育”,首期实施时间从2009年12月至2013年8月,主要参与的学校是厦门乃至福建省内部分城市的中小学。“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这几年来,动物保护教育使孩子们关爱生命、爱护动物的意识发生了质的转变,厦门动物保护教育的做法还辐射到了其它城市,香港爱护动物协会还派员率广州教育界人士专程来厦门取经。今年4月,全国首个城市中小学动物保护教育研讨会在厦门举行,这标志着厦门中小学动物保护教育已经走进与学科教学密切结合、深化学校德育工作的崭新阶段。
学校生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在厦门,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动物保护作为学校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文安小学、滨北小学、东渡二小、双十中学等近20所中小学校开设了动物保护校本课程,超过35000名学生接受动物保护教育。老师们认为,对学生从小进行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教育,会使他们懂得如何宽容他人。
“当我参与动物保护校本教材编写,与老师们一起筹划、组织各种动保宣传活动,看到孩子们对生命认识的变化,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厦门市爱护动物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鹭江新城小学校长郭英俊说,“爱护动物、终止虐待、尊重生命”的理念已在孩子们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花,从小培养孩子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思想,也推动了家庭、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双十中学陈红珍副校长表示,学校一直把动保教育作为学校生命教育和德育校本特色开展,并以动保教育为契机,引导孩子们关注生命、了解生命、体验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肯定生命,有效地促进了文明和谐良好校风的形成。“动保教育要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成为一个标杆,为其它活动做样本。”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吴亿年说,希望厦门的动保课程走出校园、走出厦门、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