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别把孩子当成面子名片
1.降低对孩子期望值
有的家长情绪随孩子成绩起伏。孩子成绩好,他跟着精神抖擞,孩子成绩一掉,他的心情就跌到谷底,并摆脸色给孩子看。家长焦虑,其实还是面子问题,包括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一些家长在考前总爱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己孩子学习,这十有八九会产生不良后果。孩子与孩子是不一样的;要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面子和名片,更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全押在孩子身上,这样无形中就把压力强加给孩子,对孩子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2.一考并不定终生
“人生处处有春天”。不要把一次考试的结果当做人生的唯一。孩子考得好,有机会直升重点高中、名牌大学固然好;考得不好,选一所适合的学校就读,将来孩子也仍然可以创造机会继续深造。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多样化成材的当今社会,国家的升学、就业政策为求学者广开门路,大可不必为硬挤“独木桥”拼上性命。只有家长放下包袱,孩子才可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而一旦放下包袱,反而能超常发挥,考出最佳成绩。
3.别过分关注孩子
过分关注、关心孩子,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增加压力。家长要将考试视为平常事。回到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回避“考试”这个字眼,也不要将“考试如何”整天挂在嘴边。不要一味地以孩子为中心,不敢看电视,不敢高声讲话,整天对孩子大献殷勤,让孩子觉得消受不起,这反倒会让孩子更加紧张,影响正常的复习与考试。
4.要减少情景刺激
给孩子和自己营造一个轻松、自然、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从自己做起,告知亲朋好友,考前不要嘘寒问暖。有时一次不经意的谈话,可能无形中刺激到孩子,使孩子产生了压力感;如果大人在这期间有分歧和冲突,不要在这个时候解决,可以拖到考试后。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闹意见。
5.把主动权给孩子
中考复习,是一种自主性很强的活动。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随着考试的临近适当减少对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给他们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学校尚且如此,家庭更需提倡。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学习心态、知识掌握优劣等自我感受的程度,进行自主安排。如果孩子感到疲倦,休息便是他的第一需求;如果孩子回家还想学,不要在孩子复习过程中干涉。凡事要以孩子的习惯为主,不要到处打听别人的经验,回到家中让孩子跟着做,这样只会打乱他的学习规律,反而降低学习效率。
6.深呼吸宣泄压力
家长可以学一个简单的缓解紧张的方法,做深呼吸,吸气时握紧拳头,呼气时放松拳头,如此重复做。可以与孩子确定一个双方认同的“黄金时间”,一起上一会儿网、听听歌、看看新闻或者聊聊轻松的话题。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锻炼,这些都是很好的宣泄压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