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其“读经讲经”课程规定“《孝经》《四书》《礼记》节本为初等小学必读之经”。《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以《诗经》《书经》《易经》及《仪礼》之一篇为高等小学必读之经”。对每日、每年所读字数,达到的程度,有极严格、精密规定。
1912年1月4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就任教育总长。1月19日,教育部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同时颁发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初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一概废止了“读经”,惟剩“国文”。
这可谓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滑坡的“拐点”。
尽管1915年7月31日公布的《国民学校令》又恢复了“读经”,但极为短暂,被认为是袁世凯的“封建复古教育”。1916年1月8日“呈准”的《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读经要旨”要求“讲授孟子大义”。10月9日“修正案”公布时,“读经”被删去了。大约因为这时袁世凯已病故。
从此,在我国教育不再有专门的 “读经”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不再有“读经”的要求。从此,语文科被抽掉了脊梁骨,趴下了伟岸的身躯,终身卧床不起。
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经”为“群言之祖”。“‘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经”是后世文章的渊源,是永恒的真理,不能移易的伟大的训诲。“若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是仰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也。”若能秉承经典制定写作体式,汲取其美言来丰富自己的语汇,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经”是“群言之祖”,是民族文化之魂。废止读经,等于精神断流。这一百年,所学无源、无根,所写岂能不假话、空话、套话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