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之死,不是始于由文言文向白话文教育的转型,而是始于废止“读经”科。
也许,在百年前的那个瞬间,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挥毫写下“读经科一律废止”时,就已经决定了语文科这一个世纪命运之不幸。
20世纪初,语文课程首要的是“读经”。
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中,小学“课程门目表”:修身第一,读经第二,作文第三,习字第四,史学第五,舆地第六,算学第七,体操第八。就是说,正宗的“语文”包括:读经、作文、习字。“读经”,类似于今天语文科的“阅读”课。“修身”的内容,也与语文科密切相关。
《钦定蒙学堂章程》从小学一年级起,每年都有“读经”要求,须读《孝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钦定小学堂章程》,“读经”读的是《诗经》《礼记》《尔雅》《春秋·左传》《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可见“读经”的要求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