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教育 >> 厦门教育  >> 正文

潘老师语文轩·21 废止读经科:功耶,罪耶?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兰文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语文之死,不是始于由文言文向白话文教育的转型,而是始于废止“读经”科。

  也许,在百年前的那个瞬间,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挥毫写下“读经科一律废止”时,就已经决定了语文科这一个世纪命运之不幸。

  20世纪初,语文课程首要的是“读经”。

  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中,小学“课程门目表”:修身第一,读经第二,作文第三,习字第四,史学第五,舆地第六,算学第七,体操第八。就是说,正宗的“语文”包括:读经、作文、习字。“读经”,类似于今天语文科的“阅读”课。“修身”的内容,也与语文科密切相关。

  《钦定蒙学堂章程》从小学一年级起,每年都有“读经”要求,须读《孝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钦定小学堂章程》,“读经”读的是《诗经》《礼记》《尔雅》《春秋·左传》《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可见“读经”的要求极高。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潘老师语文轩:论点是“滋养”出来的

潘新和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语文教育理论家。代表性专著、120余万言的《语文:表现与存在》风靡语文界。 论点是“滋养”出来的  我们说论点不是审题“审”出来,也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但究竟论点是怎么来的?回答是:“滋养”出来的。是从求知...

潘老师语文轩:关于论点的不对称“论争”

潘新和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语文教育理论家。代表性专著、120余万言的《语文:表现与存在》风靡语文界。 关于论点的不对称“论争”   台海网1月1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魏文)在应试教育下,“三要素”观念下,大家已经习惯于“论点”是审题“审”出...

潘老师语文轩:论辨文没有比"立论"更重要的

潘新和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语文教育理论家。代表性专著、120余万言的《语文:表现与存在》风靡语文界。  台海网1月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魏文/文)论辨文写作之要、之难,在于“立论”(立意)。论辨之智慧,在于确立己“论”。 这本不必说的,本来就...

潘老师语文轩:言之成理即可?

潘新和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语文教育理论家。代表性专著、120余万言的《语文:表现与存在》风靡语文界。   如果有人说“言之成理不可”,师生们都会觉得这人一定是疯了:“言之成理”了还“不可”,那如何才“可”呢?恕我不敬:持这种反应的人,才是脑袋进水了。   在语文教学、作文考试评价上,老师们表现出了罕见的开明与大度,...

潘老师语文轩:不讲理的议论文“三要素”

台海网10月1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魏文)上期,潘老师谈了高考作文命题要“命域”,让各方面都有理可说。今天,潘老师评析了“不讲理的议论文‘三要素’”,让人耳目一新。 潘新和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语文教育理论家。代表性专著、120余万言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