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是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有了目标并努力拼搏,理想才可能实现。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制定目标的有效性,我所见过的大部分同学制定的目标比较空泛,甚至不切实际。
制定目标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然后再确定高出一定程度的目标。定目标有大目标也有小目标,就中考而言,大目标可以根据班级、年段、市质检情况确定考上什么学校,小目标应该根据学科、复习阶段、单元考试情况确定分数增长点、进步的空间等等。
同学们可以把目标写在自己天天能见到的地方,比如书桌上,让它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时刻刻鞭策自己。
每年中考,总是会涌现出一批批黑马,他们之所以能黑到底,主要是他们把目标记在脑海里,努力拼搏,落实在行动上,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遇到困难,他们会主动找家长、老师寻求帮助,能自主安排复习时间。
注重双基,掌握方法,提升能力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的因素第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第二是要有坚持的态度,第三是要有聪明的方法。下面就学习方法提一些建议:
(1)重视基础,重视课本,做好基本题,练好基本功,拿到基本分。重视基础就是不犯概念性错误。只有夯实基础,我们才可能用有限的定义、定理、公式去应对无限变化的能力测试。
(2)建立纠错本或心得本。重视纠错就是不犯重复性错误。复习的关键就是要纠错,要抓住错误、理清错误,确保不犯同类错误。在学习中遇到的有价值的知识点也可以记下来,养成分析错误,提高自己的好习惯。
(3)重视规范。重视规范就是不犯低级的错误。在考试中规范解题可以杜绝低级的错误,防止格式扣分。
(4)重视归纳总结,不断反思。要注意分清相近、相似、相关内容的区别,搞清它们之间的联系,系统强化综合性内容,做到做一个题目,学一种方法,会一类,通一片。
(5)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谁的心理素质好,谁就会发挥出高水平,就能取得好成绩。平常考试不理想,不完全是坏事,因为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更能够引起我们的注意,正好借助这个机会弥补上,对待考试要做到“不烦恼、不害怕、不着急、不骄傲”。
(6)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保证复习效率,保证高考时拥有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心态。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行动,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道题,专心致志上好每一节课,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