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学期开始,妈妈干脆就公然反对我画画了,她还表现得“理直气壮”:“你明年就要上初三了,要中考了,注意力不能分散,和中考无关的事情都要为中考让道。”妈妈还不容我争辩,还说画画又不能当饭吃,让我把那些画画工具都收拾到一个箱子里,说是等中考过后再让它们“见天日”。
平时,我很尊重妈妈,我也知道她爱我,是为了我好,但妈妈的武断言论还是让我无所适从。我能理解妈妈,她可能是担心我因为画画花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从而影响我的中考成绩,就可能导致我与理想高中失之交臂,可画画对我的学习或许更是一种促进呢?
其实,将来我也不一定会把画画当成自己的专业,画画也未必就是自己最终的梦想,只是,画画真的让我觉得很快乐,至少现在是这样。可妈妈为什么就不尊重我的兴趣爱好呢?而且,这么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我并没有因为喜欢画画而影响学习,我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中上水平啊!
我决定据理力争。
昨天,我对妈妈“软磨硬泡”,希望她能改变主意,放我的兴趣一马,至少允许我周末尽一回兴,但妈妈一副“意志坚定”的模样。看着躺在箱子里的那些画画工具,我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点评
家长的转变是一种信号
林瑛(厦门湖滨中学心理教师)
每个人都该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度,也有助于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就比如小晞喜欢画画,小晞的妈妈也说了,画画可以帮助人增强观察力、丰富想像力、集中注意力,从小她一直都支持自己的孩子学习绘画,直到小晞升上中学,她的做法才有了明显的变化。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妈妈的行为是真的自相矛盾吗?
首先我们要想想,家长们为什么会支持孩子培养兴趣爱好?无非三个理由:第一,希望孩子开心;第二,希望可以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第三,希望孩子能掌握某种技能并有所建树,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基础。无论从哪一个出发点,核心都是为了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