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假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体验生活,也是孩子接触社会、锻炼自己的最好时机。”粘雪英说,上学时,孩子以学业为重,家长也很少有意让孩子参与家务,而假期让孩子做些简单家务,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
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打扫房间、洗衣服、择菜洗碗、帮妈妈做顿可口的饭菜等。这样不但能让孩子学会更多的生活技能,还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对于家庭的重要性。
此外,寒假,正值传统节日春节之际,可以借此之机让孩子多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在春节的习俗中,包含着许多我国独有的文化信息,在喜庆的日子里,应景施教,便可让孩子轻松地增加传统文化的积累。同时,还可以教孩子一些交际用语和待人接物的常识。
放大孩子的心灵半径
放大孩子的心灵半径主要是与书籍联系。
粘雪英说,这个寒假,家长不妨挤出一些时间,放下手中的工作,陪孩子逛逛书店,让孩子找出自己喜欢的书,家长做一些参谋。要避免那些内容和表达形式都不健康的书籍对孩子的侵蚀。
“选书的原则是趣字当头,有益有趣。不仅是阅读,更是悦读。”粘雪英建议,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以绘本和童话类书籍为主,三、四年级的孩子则以人物故事、人物传记、民间故事类书籍为主,而五、六年级的孩子不妨让他们接触一些较好的文学作品。
阅读,是对孩子最好的一种浸润。平时因为孩子忙于功课,他们的阅读面会受到一定限制,而在这个时间较为宽松的寒假,让孩子们多读一些书,通过阅读,放大孩子的心灵半径。
粘雪英提醒,不少孩子表现出的创造力比较差,平时孩子的阅读大多倾向于文学类的书籍,其实,这个寒假,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读一些科学类的书籍,从文学性转向科学性,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