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教育 >> 厦门教育  >> 正文

校园调查:大学生寒假兼职要防骗(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梁静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谈及黑中介,大二物理专业学生王松鑫就很愤慨。因为黑中介贴在学校附近电线杆上的一则小广告,就让他被骗去了150元押金。

  “当时小广告上说‘包介绍轻松、高薪工作’,我就去了,被要求交押金时,我不乐意,他们还承诺‘介绍的工作不满意,可以随时退回押金’,没想到最后是让我去当洗车工,钱少还很累,想退钱还被恶语相向,最后就当花钱买教训了。”

调查 绝大多数学生自认倒霉

  “花钱买教训”,这是大学生兼职被骗时最经常说的话。

  在接受随机采访的这超三成有过受骗经历的学生中,极少有人采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有5名学生报了警。其他人最多是找到中介或用人单位理论,无果后也便都自认倒霉愤愤离去。

  王松鑫说,当他找到中介公司表示介绍的工作不满意要求退款时,中介里的几个彪形大汉就凶神恶煞地看着他,老板娘还冲他大声嚷嚷,“那种情况下我哪还敢说什么”。

  根据多位学生的反馈,他们认为大学生打工受骗总是自认倒霉,首先是因为势单力薄,“我们都是学生,无权无势,敢骗人的中介或用人单位都跟‘地头蛇’一样,斗不过,认栽是无可奈何的事”。

  其次,还有许多大学生表示自己遇到纠纷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对此,集美大学负责学生工作的李老师认为,社会经验相对较少、缺乏判断力、自我保护意识弱是大学生被骗的最主要原因。同时,大学生求职心切、考虑不周,容易被人利用;另外,抱有侥幸心理,以为碰上少劳多得的好机会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大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大学生求职不成背上培训贷 零学费培训原是学生贷款

资料图:大学生求职参加招聘会。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求职不成还背了“培训贷”   时隔一年,已经毕业的刘闻和她的同学仍在“维权”。   2016年6月,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的大三学生在学校里参加了一场职业宣讲会。前来宣讲的是专做UI设计等培训课程的机构——山西优逸客科...

每月生活费多少才够?大学生“超前消费”调查

◆ 一份针对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显示,超三成大学生曾入不敷出,39%的被调查学生反映身边有人使用过校园贷类借款   ◆ “校园贷”刚走,新型消费信贷又来挖“坑”,新旧交替、花样迭出的陷阱背后折射出大学生消费观念问题   日前,天猫发布的高校消费趋势榜单显示,过去一年,全国大学生“剁手”指数攀升,天猫超市北京高校销售增速达到北京整体市场的5...

微信朋友圈里卖香烟 在校大学生被判非法经营罪

微信上卖香烟 在校大学生被判非法经营   现在在校大学生做微商也再平常不过,稍微进点货,或者干脆做代理,一部手机就能赚钱。不过,昨天丽水松阳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被告吴某是在校女大学生,做微商,但是她卖的是香烟。   小吴是青田人,还在大学读书。今年4月至10月间,吴某的微信朋友圈开始卖香烟。她的烟来自于上线卖家,都是走私或假冒外烟。小吴通过微信...

大学生“超前消费”成风 每月生活费究竟多少才够?

◆ 一份针对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显示,超三成大学生曾入不敷出,39%的被调查学生反映身边有人使用过校园贷类借款   ◆ “校园贷”刚走,新型消费信贷又来挖“坑”,新旧交替、花样迭出的陷阱背后折射出大学生消费观念问题   日前,天猫发布的高校消费趋势榜单显示,过...

大学生为同学还1.7万贷款背35万债务 不堪恐吓自杀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22岁的小朱是淮南市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11月4日,割腕自杀的他虽被父母从生死线上拉回来,但高利贷债权人讨债的恐吓与威胁,却让一家三口惶恐不安。这些得从小朱为同学偿还1.7万元贷款说起。为还贷,小朱拆东墙补西墙,短短三个月就背上35万余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