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选论”,反正都是别人的论点,选什么不都差不多?一般而言,“选”什么“论点”,取决于是否好“论证”。是否好“论证”,取决于备好的材料是否可用。最需费心的事,便是材料能否“证明”论点——— 如还能对材料作点分析,便锦上添花、上上大吉。
选论,使高考作文的优卷、满分卷,都成了无思想的游戏之作。
论辨文写作完全变质:沦“道”为“技”,与思想绝缘。犹如釜底抽薪,让语文、写作教育彻底没戏。最大的伤害,是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言说的权利。
“立论”意识缺失,是论辨文写作与教学的致命缺失。所“立”非己“论”,所“论”无价值,本来便无写作之必要。
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先生主编《全国高小国文成绩新文库》,其选文的唯一标准便是“精神思想”。“精神思想”,是写作的命根,是判别作文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精神思想”低劣的文章,文字再好,写得再有章法,也一文不值。
在语文教育中,学生的“精神思想”,主要是靠论辨文的阅读、写作来培养的。在论辨文写作中,又是集中体现在“立论”上。“立论”,是论辨文写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思想人、精神人、创造人的重中之重。
要重建论辨文写作观念,首先要做的便是变“论证”中心为“立论”中心。论辨文写作教学,从“论证”中心向“立论”中心转向,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