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教育 >> 厦门教育  >> 正文

大学生对自身缘何不满?(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梁静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虚度光阴让不少学生“负罪”

  年关将至,大学也将迎来期末考试。这段时间,大学生又要忙开了。忙,自然是为了复习,但在此期间,一系列早被熟视无睹的怪象,却不得不引人深思。

  比如整个学期,他们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最后一课划出来的“考试范围”;三更半夜,他们能把同学整理出来的“考试材料”倒背如流但却不知所云;考完的一瞬间,他们能把刚刚还烂熟于心的知识点彻底忘光……

  有学生说,“现在的大学生都这样,一学期里真正读书的日子也就那么几天,谁没事天天在那学习?除非要考研。”

  昨日,导报记者随机采访了13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竟无人能完整背出一周的功课表,要知道,这学期的课程如今都快上完了。别看这么多大学生心甘情愿就这么晃晃悠悠地过日子,但这却让他们觉得“很不满意”。

  “有时回头想想,上大学以后似乎什么专业知识也没学到,时间就是这样被浪费掉的,很可惜。这种生活状态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并不是我们所希望得到的,很矛盾。”大三学生张欣说。

  据多位在校大学生反映,对自身学习状态的不满,使他们对大学生活总体现状的评分大打折扣,正如张欣所说,这样的学习状态有时会让他们充满“负罪感”。可即使“负罪”了,很多大学生却还是从未着手改变现状。

“宅”久“上瘾”了很迷茫

  都说趁着年轻要“疯狂”一把,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流行起许多新潮“玩法”,比如骑行,比如穷游。但这只是那么寥寥几个人的做法,绝大多数学生总是让想法止于行动。

  眼下,不管哪一天,不管哪个时段,走进学生宿舍,都能看见全神贯注伏在电脑前的男男女女。男生玩网游,女生拼网购,这是宿舍“常态”。

  到了大三大四,好不容易能偶尔暂时停下手中的游戏,男生们还有很多“人际关系”要处理,他们得陪女朋友逛街看电影,得和“哥们儿”彻夜喝酒“应酬”。女生这边,很多人还是永无止尽地网购,衣服、化妆品、包包泛滥,却惟独难见书的身影。

  “从大一到现在,我只买过两本考公务员的书,但到现在都一字未动。”大四女生小陈说,她也觉得这样的生活很颓废,但“网购会上瘾,一回宿舍就会习惯性开始网购,控制不了”。

  “宅”生活,让许多人的大学生活变得苍白无色,看着广场上活跃着的社团成员,操场上奔跑着的运动身影,还有学生会里忙碌着的学生干部,他们难免要“不满于”自己的生活现状。

  一位大四学生曾说,“如果大一一进校就不知道自己必须怎么做,那么到了大二大三直至毕业,也就很难变得积极,因为根本没人管你是什么状态,全凭你个人抉择,而一个人习惯了一种状态后是很难突然转变面貌的,所以,迷茫感也会越来越强烈,这就是可怕的惯性作用。”

“拼爹”时代“平民”很焦虑

  根据《社会蓝皮书》报告,就业问题是导致在校生对自己的总体现状感到不满的最直接因素。明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这也就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

  所以,近来厦门各高校举办的大大小小招聘会都是场场爆满的“盛况”,其中有不少大三学生也提前打起了“试水战”,除了跑招聘会,他们还提前“海投”简历,找兼职。

  大三学生徐军说,虽然他才大三,但今年他已经跑过五场招聘会,全因“太焦虑”。“在这个‘拼爹’的时代,我们这些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的人,只能靠自己了,不比别人努力,哪有出路?”徐军的话很直白,但却说出了很多“平民学生”的心声。

  如今,在大学校园里,除了那些“有背景的人”,其他学生个个就业信心低迷。“读大学,不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就业吗?可是我怎么发现,现在的大学文凭变得没有丝毫的竞争力?”张欣说。而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正在为期末那一大堆还没背的考试内容发愁。

  不仅是在校生,《社会蓝皮书》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总体现状感到满意的仅有1.6%,其中就业问题越发突出。

“自律”并行动才能改变现状

  就大学生的“不满情绪”,厦门大学一位负责学生工作的黄老师认为,大学教育主张自主学习,除了教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社会实践能力也很重要。

  黄老师表示,与中学时期的学习生活相比,大学生活比较自由,课余时间充足,约束较少,选择太多,学习目的性不强,所以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会感到迷茫,这时候如果再加上缺乏自制力,不善于安排规划自己的生活,他们就容易任凭自己的喜好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将大量的光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此外,有些学生即使知道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有很多课业要复习,有很多知识要掌握,但因为不知从何下手,所以消极逃避,从而选择一种比较轻松的方式度过大学时光。

  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自律”很重要,生涯规划也很重要。黄老师建议,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同时认清网络不只是游戏机或购物的工具,网络能起到的更有意义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查找资料,了解各种信息等。

  意识到“不满意”的源头所在,就该及时行动,改变现状,才能提高大学生活的满意度。

上一页 1 2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大学生求职不成背上培训贷 零学费培训原是学生贷款

资料图:大学生求职参加招聘会。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求职不成还背了“培训贷”   时隔一年,已经毕业的刘闻和她的同学仍在“维权”。   2016年6月,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的大三学生在学校里参加了一场职业宣讲会。前来宣讲的是专做UI设计等培训课程的机构——山西优逸客科...

每月生活费多少才够?大学生“超前消费”调查

◆ 一份针对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显示,超三成大学生曾入不敷出,39%的被调查学生反映身边有人使用过校园贷类借款   ◆ “校园贷”刚走,新型消费信贷又来挖“坑”,新旧交替、花样迭出的陷阱背后折射出大学生消费观念问题   日前,天猫发布的高校消费趋势榜单显示,过去一年,全国大学生“剁手”指数攀升,天猫超市北京高校销售增速达到北京整体市场的5...

微信朋友圈里卖香烟 在校大学生被判非法经营罪

微信上卖香烟 在校大学生被判非法经营   现在在校大学生做微商也再平常不过,稍微进点货,或者干脆做代理,一部手机就能赚钱。不过,昨天丽水松阳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被告吴某是在校女大学生,做微商,但是她卖的是香烟。   小吴是青田人,还在大学读书。今年4月至10月间,吴某的微信朋友圈开始卖香烟。她的烟来自于上线卖家,都是走私或假冒外烟。小吴通过微信...

大学生“超前消费”成风 每月生活费究竟多少才够?

◆ 一份针对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显示,超三成大学生曾入不敷出,39%的被调查学生反映身边有人使用过校园贷类借款   ◆ “校园贷”刚走,新型消费信贷又来挖“坑”,新旧交替、花样迭出的陷阱背后折射出大学生消费观念问题   日前,天猫发布的高校消费趋势榜单显示,过...

大学生为同学还1.7万贷款背35万债务 不堪恐吓自杀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报道,22岁的小朱是淮南市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11月4日,割腕自杀的他虽被父母从生死线上拉回来,但高利贷债权人讨债的恐吓与威胁,却让一家三口惶恐不安。这些得从小朱为同学偿还1.7万元贷款说起。为还贷,小朱拆东墙补西墙,短短三个月就背上35万余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