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由集美大学牵头组建的福建游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在福州成立。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名誉会长陈明义宣布联盟成立,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志南出席成立大会。
张志南说,福建发展游艇产业面临难得的机遇,主要体现在资源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基础扎实、技术支撑有力。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游艇产业十分重视,把它作为海洋新兴产业的重点产业,作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大力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商业模式、培育游艇品牌、建设游艇产业基地、培植游艇配套产业链,不断壮大游艇经济规模。联盟的成立,必将对我省游艇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他希望联盟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推进科技联合攻关,在提升游艇产业创新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协调合作的体制机制,为游艇业发展培养技术拔尖人才;联盟各成员单位要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打造高校协同创新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典范。
创新联盟由集美大学、中国船级社福州分社、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厦门游艇行业协会等12家单位组成。
当天,福建游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协议和福建省游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签约。
相关报道:
《厦门日报》全文转载如下:
闽游艇“抱团”闯世界
福建游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昨在榕成立,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福建游艇产业已经高速启动,但若想更好地“游”向世界,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关键。昨日,由集美大学牵头组建的福建游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在榕成立,同时福建游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约。联盟可望为游艇产业这一我省战略新兴产业搭建一个“产、学、研”结合,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
我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启动,福建沿海将形成繁荣的滨海经济带和宏大的海洋产业群,游艇业的发展将能够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福建省的游艇制造、游艇工业园区规划及游艇码头建设在国内处于领先的态势。但是,我省的游艇业也面临着世界游艇制造发达国家技术及市场垄断、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挑战。
从去年开始,集美大学就积极筹划成立游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经过努力,由集美大学、中国船级社福州分社、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厦门毅宏车艇销售有限公司、厦门唐荣游艇工业有限公司、哈德森(福建)游艇有限公司、神舟造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爱莱格游艇工业有限公司、杜马仕(福建)游艇制造有限公司、厦门游艇行业协会等十二家单位共同组成的福建游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
签约各方表示,将把福建游艇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和福建游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据称,集美大学正在与意大利热那亚大学洽谈引入意大利游艇专业的教育体系与师资力量等事宜,聘请意大利游艇设计大师Mr.Vittorio Garroni教授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并将于2013年正式招收国内首个游艇设计与制造本科与研究生方向学生。
大会审议通过了《福建游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章程》,并举行福建游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约仪式。
【相关】
我省游艇业“蓄势待发”
“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人们用这种诱人的说法来形容中国游艇业的前景。不过,出席昨天福建游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游艇产业发展论坛的人士,却并没有这么激动。
重点构建产业链和产业基地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规划,我省要重点构建邮轮游艇产业链,完善相关配套产业和服务业,努力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游艇产业基地和国际邮轮母港。
目前,福建沿海五城市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宁德各市先后出台与游艇产业相关的建设规划,都明确对游艇产业的发展蓝图。厦门是我国第二个“游艇帆船产业发展试验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厦门现有游艇类企业47家,拥有翰盛、唐荣、红龙、飞鹏等一批外向度高的游艇制造企业。
此外,漳州已形成了漳浦赤湖将军澳、龙海毅宏游艇工业城、龙海浮宫、东山湖塘和云霄陈岱等五个游艇工业园区;泉州的晋江、南安、惠安三地都纷纷建成游艇生产基地;宁德三都澳拥有世界级深水良港,正着手打造游艇产业园区,与法国TECHNICARBONE帆船合作项目,年产值可逾2亿元。省会城市 “将福州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游艇制造基地”,规划设四大游艇工业园区,分布在马尾、葫芦岛、可门和江阴半岛,与园区配套还将建18个游艇码头。
国内游艇业有人才技术瓶颈
“我们中型以上的游艇,没有一艘是自主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的龙骨帆船设计更是一片空白。”厦门游艇协会副会长留典芳坦言,中国游艇业要获得大发展不仅要抓紧公用码头布局建设,更要抓紧突破及时瓶颈、抓紧培训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管理人队伍。业内人士称,与全国游艇业面临的情况一样,尽管我省游艇产业高速发展,但游艇开发设计人才和技术的极度缺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国约有10多所高校开设了船舶设计专业,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所高校开设游艇设计专业或方向。我省乃至全国的游艇产业始终在初级阶段徘徊,成为严重制约该产业发展的瓶颈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悉,此番集美大学牵头组建福建游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就是希望大家“抱团”创新,打造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业内人士对此充满期望的同时,希望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设计,还要赶上材料创新的脚步。此外,游艇管理人队伍的培养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