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任勇
台海网9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魏文/文 张向阳/图)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出类拔萃,但现实往往会令人感到遗憾,就像我们身边的孩子一样,优等生毕竟还是极少数,大多数孩子学习成绩平平,属于“中等生”。其实,“中等生”也可以脱颖而出。最近,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任勇撰写的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中等生脱颖而出》,就为“中等生”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具体方法。
“中等生”是否真的容易被老师忽略?家长和老师又该如何帮助“中等生”进入优等生的行列?导报记者采访了任勇老师。
“中等生”蕴藏巨大潜能
导报记者:您好!您为什么选择“中等生”作为关注的对象?
任勇:优秀生才思敏捷,思维灵活而深刻,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强,不仅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而且思路清晰严密。他们在学习上的自理能力强。但这类人为数不多,优质学校也不过10%左右。学习困难的学生,或逆反厌学,或懒惰怕苦,或基础太差,约占3%。其余的大多数学生都是“中等生”,关注“中等生”就是关注大多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