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晓丽)最近有条微博很火,在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小学班干部制度该不该取消”的讨论。微博称,郑渊洁说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并列举汉奸的三个特点:1.为强权效力;2.告密;3.奴役同胞。微博还称,发达国家小学没有班干部制度,建议取消小学班干部制度,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
小学班干部制该不该取消?采访中,大多数的一线教师、家长持反对意见。一线教师认为,让学生当班干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领导能力和自信心。班干部制好不好,关键看如何操作,其中增强孩子的服务意识很重要。
调查不少家长热衷让孩子当班干部
班干部一直是 “香饽饽”,在如今这个时代,则更抢手了。
就“是否希望孩子当班干部”这个问题,导报记者随机采访了5名家长,除了一名家长表示“无所谓”外,其余4名均表示“希望”。
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陈先生说,当班干部对孩子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从中培养孩子的沟通、组织等能力,让孩子变得更自信、责任感更强。另一家长说,当班干部带来的另一大好处是,能让孩子在无形中对自己提高要求,以身作则。
一小学校长在接受采访时也坦承,相比较而言,当过班干部的孩子,会更大方,组织协调能力会更强。
导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班级管理分工的细化,如今在中小学,班干部职位越设越多,但主要还是由班委和科代表两大块组成。此外,一些班级根据班级管理需要,还设置了班级督导等职务。不少中小学,除了班长外,还设置有“值日班长”一职,一些班级是由指定的几人轮流担任,一些班级则是全班同学轮流当。
火炬学校校长王哲红告诉导报记者,目前在小学班干部制度上,该校实行“两轨制”,一轨是竞争,班长、班委、团干、团委竞争上岗;另一轨是轮流,也就是 “值日班长”制,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当“值日班长”,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锻炼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