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6日讯 全国科技发明博览会金奖、福建省首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厦门市为马拉松喝彩拉拉操比赛团体金奖、厦门市初中教学质量进步奖……
三年前,可能谁也不曾想到,这些熠熠生辉的荣誉竟会与一所偏远的农村校相关联。可是今天,面对着校园里孩子们那一张张自信而灿烂的笑脸,人们不禁感叹:东孚学校变了!而这样的变化缘于合作办学。
2008年9月,在海沧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厦门市海沧区东孚学校“嫁”给百年名校厦门一中,挂牌“厦门一中海沧附属学校”,开始了与厦门一中的全面合作。三年过去了,人们欣喜地看到,学校教育教学开创出新天地,合作办学结出了硕果。
管理对接 增强学校实力
“在‘资源共享、交流渗透、稳步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策略下,学校‘高位嫁接’厦门一中的管理经验,迅速增强了学校实力。”
学校书记张伟斌记得很清楚:合作筹备期间,厦门一中周君力校长、陈珍书记多次到校实地考察;合作建立后,又先后委派陈毓秋、陈福光到学校担任校长。同时,一中各处室主任到校交流指导已成常态。
参照厦门一中的相关制度,学校制定了《厦门一中海沧附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编印了《厦门一中海沧附属学校规章制度汇编》,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使学校管理迈上新台阶。
“两校处室、年段负责人互相学习与交流,学校管理按照一中模式进行,基本实现了‘处室对接’。”张伟斌说,“移植”厦门一中的管理制度、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也大大增强了学校实力。
谈及学校的变化,柯振嘉老师感受颇深:“东孚学校是一所有着历史积淀的学校,1969年就创办了,2002年曾拿过一次初中教学质量奖,但此后沉寂了近10年的时间。而与名校的‘嫁接’,使学校重新焕发出活力。”而傅晓红老师的体会是:“学校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一位初三家长说:“以前老想让孩子到其他学校去念书,这几年学校成绩越来越好,孩子在这里上学我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