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沈晓丽/文 张向阳/图)前两天,厦门和台湾两地的学校德育工作者在厦开了一场研讨会,主题是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台湾叫“品格教育”)。
养成教育重不重要?答案毋庸置疑:重要。学校缺什么也不能缺“德”。可是,现实情况是,由于过分注重升学等原因,养成教育却经常在教育中缺位。
“爸妈服务不好,只要知道改过就可以了。”“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与会台湾专家说,很多孩子身上反映出的角色错乱和不负责任的自我中心价值观,让人忧心。
这样的问题,不仅厦门有,台湾也有。基于相同文化传统之上的两岸德育,于是,两岸的专家联起手来探讨,寻找身边的“榜样”,彼此进行经验交流。
现状 “缺德教育”令人忧心
近日,网上的一则有关 “大学必修劳动课”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新闻内容是,安徽师范大学出台新规,今秋新学期起,大一新生必修劳动课。在这场讨论中,不少人认为,劳动课本是小学阶段所开的课,可由于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实在太弱了,以至于到了大学,还得补课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