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25日讯(海峡导报学堂记者 魏文)一所富有生命力的学校,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厦门市岛内唯一一所民办普通中学,康桥中学在打造师资队伍、弘扬师德等方面的做法近日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关注。
上个月,厦门康桥中学举行了一场面向全国招聘初高中专任老师的笔试,40个教师职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五六百人前来应聘。而应聘者是从上万份求职简历中筛选出来的,其中不乏硕士博士学历和中教高级特级职称以及北师大华师大清华大学名校毕业生。康桥中学的管理者坦言,“敞开大门广纳英才”,就是为了造就一支德高艺精、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
“我们的做法是百里挑一选‘明师’。”康桥中学常务副校长林文曲特别强调:“选‘明师’而非‘名师’,选的是明白之师。”
林文曲认为,作为一所民办学校,要聚集最有名的老师不太现实,但选择“明师”却是可行的。“明师”不是单纯的教书匠,不仅传道授业,而是把育人融入到教书中;“明师”不是把教育当职业,而是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事业。在选拔教师时,康桥中学把教学教育能力、有没有奉献精神、对教师职业倾向追求是否强烈、是否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等作为优先条件。
“康桥中学在人才的选拔上既注重职称和学历,但又不唯职称和学历,它最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林文曲说,民办学校有灵活的用人机制,不以所谓的户籍、职称、学历等条条框框将优秀教师拒之门外。
选拔人才固然重要,而留住人才更是关键。在康桥中学,有一整套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优质优酬,多劳多得,低职也能高聘,每个人凭本事、凭实力而不是凭关系吃饭。“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事业留人”是学校吸引和凝聚优秀教师队伍的做法,而“事业留人”是其核心。
名师工程,素质提升素质“只有名师才能带出高徒,只有名师才能支撑名校。”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名师”。从“明师”到“名师”,用素质提升素质,康桥中学有自己的做法。
近年来,学校通过评选“金牌班主任”、“首席教师”等“名师工程”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林文曲介绍,根据教师的工作实绩、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情况,学校每三年进行一次首席教师的评选,不搞终身制;而每一年进行一次金牌班主任的评选,依据量化考核制度进行。
“名师工程”的实施,打破了“大锅饭”的局面和“论资排辈”的规则,形成了“能者上,庸者让”的新格局。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首席教师,营造出教师发展的浓厚氛围。
和公办校一样,每年,学校会选送老师到北师大等名校去进修、培训。学校还经常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为老师们“充电”。而定期的教学观摩活动和教学技能比赛,对老师也都是一种培育和磨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学校高质量教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康桥中学,聚集了全国许多县市重点中学的教学骨干,学校现有专职教师80余人,其中厦门市学科带头人3名,特级教师2人,硕士生教师9人,中、高级教师占了教师比例的60%,他们辛勤耕耘,撑起了学校的一片蓝天。
去年,学校成立了美术部,10位专业培训教师、4位常规美术教师,都来自著名美术学院和省内各知名大学:魏杨博文,西安美术学院毕业,现任高三美术专业教师;林亭立,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现任高二美术专业教师;朱清波,清华大学雕塑系毕业,现任高三美术专业教师……强有力的专业师资队伍为学校美术特色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和风细雨,用爱点燃梦想“爱是最好的教育。”有着十几年教龄、2006年应聘进入康桥中学的侯舒凡老师的体会很深:当班主任的第一天,就有一个男生逃课,了解到这个男生去网吧后,她就在学校附近的网吧一家家找,终于在一家 “风云”网吧找到了。男生当时形容枯槁,原来他已经一天没吃饭了。侯舒凡没有责备他,而是把他带到一家粥店用餐,然后送他回家。
男生的妈妈和小妹妹在家,这是和别人合租的一间小套房。侯舒凡了解到这个男生3岁时父母就离异,母亲再婚后生了一个女儿又离异,现在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很艰难。这个男生认为自己没有用,上学花妈妈的钱又学不好,只有在游戏中寻找安慰……
那天,侯舒凡和男生及其妈妈聊了很多,最后孩子和妈妈都哭了。男生对她说:“老师,你没有骂我,没有看不起我,我很感激你”。后来侯舒凡给了这个男生很多鼓励和关心。男生工作后拿到第一份工资很激动地打电话要请老师吃饭,侯舒凡婉拒了,但她感到开心和温暖……
“作为老师,我会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去点燃学生们心中的希望和梦想。”侯舒凡的想法,代表了康桥中学老师们的共同心声。
康桥中学从高一到高三都有美术班,学生每一次的美术作业都被老师细心收藏着,最后结集成册。从这册“作品”里,学生们看出了自己原来的青涩和稚嫩,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与成长,而这样的举动,谁又能说它不是一种爱呢?以知识作为甘泉,用爱的和风细雨,用责任心去浇灌着一棵棵“幼苗”,老师们收获的也是一种幸福。
从“心”开始,迎接嬗变飞跃教育是以思想催生思想,以灵魂唤醒灵魂的工程,这就必然要求教育者本人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
康桥中学不遗余力地严抓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对老师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用心教学,师德为先;二是要有艰苦奋斗、奉献的精神。康桥中学的管理者认为,以康桥现在的师资水平,只要大家用心投入,不怕吃苦,一定能把学校办好。
“从‘心’开始,立师德尽心教书,铸师魂用心育人,争做康桥名师。”师德,成为学校考核每一个老师的标准;让每位家长放心,成人与成才并重,已经成为康桥中学教育的核心。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成为一面旗帜。”
在康桥,老师们用心领悟着“教师”这一职业的真正内涵,涌现出了一个团结敬业、勇于奉献的群体:教师岗位大练兵市先进个人、新课程创新大赛一等奖得主、市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先进班主任……越来越多的老师争做康桥名师。
“没有品德高尚的老师,一定培养不出品行良好的学生,一个老师如果不用心教学,没有责任心,肯定是教不好学生的。”康桥中学的管理者如是说。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将造就高素质的人才。人们期待着,从“心”开始的康桥人将迎来学校发展的新嬗变与飞跃。
名师荟萃吴志英 (高级教师)

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需要坚守一份教师的道义与良知;意味着需要保持单纯朴实的本色,坦然接受生命的平凡;意味着需要在不断的更新与改造中自觉探寻教学的真义,让充满爱、充满欢乐的阳光照亮每一个生命;意味着用真心去理解、用博大去包容、用真情去感召;奉献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把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原则教给学生。
方何 (一级教师)
从“心”开始,让沟通没有距离。“爱”字当头,“责”字为重,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位孩子,严格而不苛责,用心去耕耘,用心去收获。让每一朵心灵之花在一个时时刻刻充满温暖阳光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课堂是心灵的艺术,教学是真诚的交流,教育是爱心的奉献。教学生活有苦有乐,有笑有泪,它使我的人生变得光彩充实。
我愿意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去点燃学生们心中的希望和梦想。用行为去求证“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用真情加爱心去浇灌一株株幼苗。
江水英 (高级教师)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理想的教师应当把真心装到口舌中去。”我愿以魏书生为榜样,把一颗真心装到口舌中去,做一个热情的教师,乐于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用一颗善良的心,去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诗人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优美的。”让我们从事花和果实的事业吧,绿叶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枝叶,洒下一片片绿荫,结出丰硕的果实。
教师是培育桃李芬芳的人,那就让我们做绿叶和绿荫吧!教师是铺就成才之路的人,那就让我们甘做铺路的泥土和路石吧!教师是造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人,那就让学生从我们的肩上开始攀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