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晓丽 明小莉/文 张向阳/图) 今天,距离2010年高考只剩10天。在最后的10天里,考生们该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怎么复习最有效?考试当天,又该注意什么?来自厦门一中、双十中学高三年段的段长纪希弟、毕人柱老师分别针对这些问题,为高三学子考前最后冲刺做点拨指导。
放下包袱相信自己
纪希弟(厦门一中高三年段段长)
离2010年高考仅有10天左右时间。这个时候,同学们该做些什么呢?
一、放下“包袱”
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毕竟经过高三一年的奋斗,做了许多练习,掌握了很多实战经验;其次,高考各科试题难度为0.60左右,而且命题老师常将往年题目进行改造,许多题型、情景同学们会比较面熟,因此不必紧张;再者,只要考试时细心审题、规范答题,尽可能减少自己无谓失分,发挥出应有水平,高考就一定会成功。
二、回归教材
教材包括课本、第一轮复习的教辅材料、自己的笔记和错题本。近期由同学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大家应根据自己知识掌握程度或知识缺漏环节,适时地回归教材。
回归教材主要任务是:(1)对有点回生的知识再次温习;(2)公式、定理等规律的表达式重新认清并真正弄清各符号的含义,避免张冠李戴;(3)学科术语、历史人物、地理区域名称等不可含糊不清或错字别字连篇,需花点时间动笔写、动脑记;(4)易混的题型需要再次甄别,如物理科的滑动摩擦力做功与摩擦生热中的位移(前者为对地位移,后者为相对位移),英语科的单词,历史科人物事件等。
回归教材并不是整天抱着这些材料从头看到尾,同样也不必花太多时间去关注边角知识。各学科主干知识点高考覆盖率达90%以上,还是要重点内容重点看、重点练。
错题本所归纳整理的题型、知识点对同学们因定性、惯性思维造成解题出错有很大提醒、警戒作用,同学之间还可互换进行复习,相互借鉴,使得错题本效益最大化。
三、严防手生
人的思维有一定惰性,两三天不动笔写题,就会生疏,思维水平下降,反应变慢。要保持较好的应试状态,近期每天每科坚持完成相应的练习量 (相对前段作业量减半),不能偏题型,只做自己喜欢的题型,对其他题型不闻不问。应该以练习中档题为主,从而拓展延伸到基础,结合教材进行回归总结。
强调一点,练习过程一定要时、空限制。这里所说空间限制指的是在练习过程遇到不明白或不会的题目时不要立即去问同学或老师;若遇到较难的题应花更多时间在审题上,然后写出能得分的式子、观点、论点,不一定非要得出结果来。
英语听力也需要在近期加强训练(最好在下午自习前,这样更贴近高考),若学校有统一训练,同学们要珍惜机会;若在家训练,要适当增加录音机离自己距离,同时还可以请父母制造一些轻微杂音(高考环境有时可能会有些不可抗拒的噪音存在),切不可通过耳塞来进行听力训练。语文写作如果不动笔练练也会让自己构思、文章开头结尾逊色得多,甚至文笔功底也要打折。
四、紧跟老师
近期老师会根据外地市信息卷结合本校情况进行整合一些卷子或复习资料,同学们应适当关注,并按老师的要求去配合完成,必须也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老师。
需要说明的是,同学们不要过分迷信其他校的材料,一是校情不同侧重点也不同,二是各校难度把握也不尽相同,三是更不要期待压题,尤其是市面上有很多版本的高考真题,避免上当受骗,即使是高考前醒悟也会使自己心情受打击,进而影响水平发挥。
五、适合自己最好
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很有必要。首先,决不能熬夜,至于几点就寝无需强制自己,更不要受同学影响,一般是晚上十一点、十一点半或十二点,主要以自己次日上午是否8:30左右有较好的精神状态为判断依据。
自由复习时具体哪段时间做题,哪段时间复习,复习哪学科,既不要受旁边同学影响,也不要受值班老师牵制,主要以自己复习效益最大化为准则。
有的同学9:00前记忆力比较好,可以进行复习偏文学科;有的同学9:00前还昏昏欲睡,则比较适合根据错题本归纳情况与老师沟通交流;有的同学思维比较清醒,很想用成就感来刺激的话,那就限时做份偏理学科的练习或综合科练习等。
答题的顺序,以自己能得最高分为准则。即以自己能力水平能准确答出的题目一定要先答而且最好不要丢分。目前为止还犹豫不决的同学,大体上可按题号进行,遇难先跳过,最后回头从难题中“挤”分。
高考临近,紧张、焦虑不可避免,课余适当活动或与父母交流一些轻松话题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同时告诫大家,千万不要扩大紧张情绪,如部分同学总怀疑自己还有很多知识没有复习到,要么忙于向同学借笔记来复印,要么无病呻吟、唉声叹气。
高考对于已经历过百场考试的同学们来说,只不过再增加一场正常不过的考试罢了,只要同学们保持一颗平常心,沉着应考,一定会考出理想成绩。
学习突出“减”“回”二字
毕人柱(双十中学高三年段段长)
减密度,减难度,回归课本
考前10天,首先要把握一个基调:决不能放松,但也不能加班加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在学习上要突出两个字:“减”“回”。
首先是减,一要减学习的密度。之前的复习,很多学生在一天中会安排很多学科很多个考点,考前10天,这个密度要减下来;二要减做题的难题,不能做太难的题。这段时间,有些学生需要找考试的感觉,可以全真模拟高考做一份完整的卷子。比如说高考综合科的考试安排在早上9点到11点,就可以在这个时段内安排做相应的试卷,找考试的感觉,这对一部分同学很有必要。
其次是“回”,这与减难度互相呼应。在这方面,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回归教科书。一些学习自觉、学习方法比较好的学生,最有效的回归方法就是回归到平时做的练习上,而不是新的练习。一般进入高三总复习,很多学生都会准备一本纠错本,此时要回归到纠错本上。
从个人生活角度上来看,考前10天,应仍然保持原有的生活规律,不要做特殊安排,其中饮食方面也不能特殊安排。一些家长或考生,以为高考了,要特别保证睡眠,刻意早睡,其实这是没必要的。还有一些考生,觉得离高考只剩10天,已经定型了,努力也没用,这里要强调一点:绝不能放松,要牢牢把握住这一基调。
考试当天注意10大环节
高考当天,考试要注意十大环节,具体如下:
第一,起床。起床前好好想想今天的情形,告诉自己、暗示自己:我已经准备好了。
第二,出门之前,仔细检查一下考试必备物品,如文具、考试所需的证件是否备齐。
第三,出门要给自己留足时间,千万不要精打细算。一些会晕车的学生,宁可走路,也不要吃晕车药。
第四,进考场时,要严格按照监考老师的要求做,没必要因为没按要求做,被监考老师训斥几句,把心情搞坏,影响了整个考试的心情。
第五,拿到考卷,不等于开始答题。可以先看看题目,浏览全卷,让自己对整个卷子的布局、内容、长度有个总体认识。
第六,答题环节时,应先易后难,碰到不会做的题目,先暂时放下,接着往下做题。一份卷子,有时命题者故意把难易度打乱,并不是按顺序来,先易后难,避免情绪受到难题的影响。
第七,遇到难题时,此时要给自己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一份卷子有难题是正常的,难的是大家,不是我一人。
第八,交卷前15分钟一般有提示,这时一定要注意仔细检查,检查做过的题、会做的题是否因疏忽做错了,答案是否写到指定的位置上。特别是后者,去年高考,就有一名学生到交卷时,才发现英语选择题的答案没有涂到答题卡上,该门学科的成绩大受影响。由于英语科、综合科试卷与答卷有时会分开,此时一定要注意检查这一点。
第九,出考场后,考完一科忘掉一科,不管考得好与坏,都不要与老师、同学或家长探讨有关试卷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十,晚上,想睡觉就去睡觉,不要因为明天要考试,就特别要早睡。如果不是因为想睡去睡,那么还是平时什么时候睡觉,考试当天也什么时候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