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篇:体验积累出精品
李霜兰(厦门九中语文高级教师,教育硕士,厦门市思明区学科带头人)
寒假开始了,很多同学都会抱怨,因为伴随假期到来的是作文、周记等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些同学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怎么利用假期既能快乐地完成作业,又能有效地提升写作的能力呢?
一、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初中生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为什么很多同学写起文章来往往觉得写来写去都是那么几件事情?一写作文就头疼?这主要是平时没有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头脑中缺少可供写作的素材。因此,在假期里,同学们要尽量多参加各类活动,走亲访友,外出踏青等等,都是生活中宝贵的素材。
曾有一个学生每年都利用假期参加各类活动,活动结束马上写下记录。比如,参加竹坝劳动社会实践后写了五千字的总结,一次在考场作文中,用上了暑假的素材,考了全班最高分;另一次,该生独自去云南旅游写了八千字游记,截取其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素材参加豪客来写作大赛,获得一等奖。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就要多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眼去找“粮草”和“米”,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二、阅读名著,挖掘深度
假期,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名著。比如,不妨利用假期对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作者进行深阅读,找他们的代表作、专著来读。如沈从文的《从文自传》,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周国平散文集或者《妞妞》,杨绛的《我们仨》,席慕容的诗歌选集等。或者近期出现的热点作家,如龙应台的亲情散文集《目送》,莫言的小说《红高粱》等等。
当然,不是阅读完就结束了,还要懂得及时撰写读书笔记,在此过程,也是把作者的思想逐步融入我们思想的过程。有的学生每到假期利用阅读撰写读书笔记感觉很有收获,开学后也欲罢不能,持续阅读,持续写读书笔记,到了考场,文思如泉涌,优美的语句纷纷呈现,思想也比一些少阅读或浅阅读的同学显得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