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方法可以这样:整体感知,可以抓住材料三主要(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倾向);以果推因,可以通过所给材料的结果推出原因,这原因往往就是要讨论的话题观点;抓关键句,材料中的带有观点性的句子往往是关键句,关键句也常常是“立意”的关键。比如:海伦·凯勒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考生不知道海伦·凯勒是谁,这篇作文也就只有胡乱去作的份;如果了解海伦·凯勒,那就要会解读她成功的原因,然后进行立意。从正确的方向立意,可以谈海伦有顽强的毅力;从新颖的方向立意,可以谈她有个有爱心的老师,这是联系地看问题;也可以谈残疾使她减少了干扰,目标专一,精力集中,这是全面地看问题。
在最后这几天,希望考生不妨像上面从不同角度对“海伦·凯勒成功的原因”进行审视一样,从中领会“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而“举一反三”,寻找突破,取得好成绩。
“立意”一定要有明确方向
因为考试时间的限制,考生用在审题上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围绕所给材料把作文的“意”立好,不仅要具备对材料很强的解读能力,还要具备对材料很强的概括能力。除此之外,会不会围绕材料进行“立意”、明确“立意”的方向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