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二段中提到“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了一道墙垣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学生错例】因为墙垣就是代沟或是冲突。
【解题引导】这句话既是总结又是前因。该考生就是把“所以”所引发的表示结果的内容当做对全句的理解了。
老师可以这样指导:为什么造成“尺度之不同”,此句是个比喻句,“墙垣”喻体有什么特征,表达了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尺度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判就不同,因此造成了隔膜、误解甚至对抗,像墙一样,阻碍人们的交流。
审题不清 无视考点
2009年《尺度》第三四段
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当代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放弃巨额家族遗产,因为它们妨碍了他的哲学思考。明代作家袁中郎辞去苏州行政长官之职,因为他的趣味是无羁无绊,与山水相唱和……
这就接近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尺度的核心是个性。或者说,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在常人难以理解之处,特立独行凭借自己的尺度成就了不寻常的人生。
11.结合本文,举例阐述你对“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这句话的理解。(4分)
【学生错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性,有外向内向,所以他们对生活的看法不一样。
【解题引导】大部分考生回答的失误在于缺乏“理论阐述”,或阐述不到位,没有把“个性”和“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清楚。
老师可以这样指导:上面文段的举例人物作用是为下段的“这”服务的。人物论据是表达了作者的观念。“尺度的相貌”的含义就是人生的标尺长短。
【参考答案】决定“尺度”的关键因素是人的个性。个性不同,由此产生的标准(尺度)也不同。维特根思坦和袁中郎等人的“尺度”异于常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个性独特,人生目标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