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教育 >> 名师  >> 正文

名师指导:材料取向 就是作文取向(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陈捷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实例分析 要切实处理好三种关系

  材料的解读要切实处理好三种关系:

  准确与完整的关系。准确与完整的关系是“魂”与“体”的关系。完整是准确的前提,准确是完整的凝聚。要准确完整地解读材料,就务必分清中心和层次的从属关系。

  譬如今年我省高三质检的作文材料,就应先把三幅漫画视为一个整体,准确把握材料中心:一个人的审美判断前后不同。再从层次分析:因时空距离造成差异,以前看是精美的,现在看是不太精美的;因视角不同造成差异,放在台面上是精美的,放在地上是不太精美的;因事物归属不同造成差异,属于别人时是精美的,送给自己后是不精美的。由此可知,精美与不精美只是相对而言的。能够这样准确完整解读,就会深刻领悟材料的含义:“美是一种距离”、“审美判断 (人的认知)会因时空、视角和归属的不同产生差异”等。

  内容与含意的关系。内容与含意的关系是“表”与“里”的关系,他们之间存在巨大的思维张力。能否由表及里,是考生思想认识高低的分野。思维张力弱的考生,难以实现由表及里的飞跃,认识势必流于平庸;思维张力强的考生,则会由表及里,抵达含意的深处,认识肯定更胜一筹。

  譬如去年我省高考作文:材料中心是“袁隆平的梦想”。内容交叉复叠三个层次:土地、阳光、空气、雨露等自然层次;健康、幸福、梦想、理想等人文层次;种子、杂交水稻、智慧等科学层次。这三个层次无不表明自然是美好的,事业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可是隐藏在美好背后的是袁隆平矢志不渝的执著和坚韧。

  考生只有尽量拉开思维张力,在自然、人文、科学的统一背景下去审视袁隆平,才能走进袁隆平造福人类、福荫天下的人生世界,领略其达观进取、坚持不懈的科学品格。遗憾的是,多数考生只能停留在内容表面的肤浅认识上,没能实现由表及里的逻辑推进。

  立意与材料的关系。立意与材料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立意从具体材料中来,具体材料中蕴含抽象的立意,即蕴含生活的道理和人生的哲理。所以考生要尽量沟通材料与生活、人生的联系,引发独特的体验和思考,领悟材料中的道理和哲理,并据此立意。

  譬如近期某省的一个命题材料:“人类学洞察性的基本方法往往就是通过一个调查对象——— 一个社区、一个村落、一座建筑甚至一个人深入观察、分析和描述,获得对于一种文化,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世界整体观照和深刻认识。”材料的语意中心是“人类学洞察性的基本方法”,破折号后面是“基本方法”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揭示的关系是“社区”、“村落”、“建筑”、“个人”与“文化”、“时代”、“社会”、“世界”的关系。考生要准确、巧妙立意,就要沟通材料与生活、人生的联系,从中领悟“小与大”、“点与面”、“一斑与全豹”、“一滴水与太阳”的哲理。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你愿意爸妈陪你做作业吗” 90篇作文吐露心声

鲤城区一小学老师布置作文“你愿意爸妈陪你做作业吗” 90篇作文吐露心声 赞成反对各半 孩子作文吐露心声 台海网9月29日讯 据东南早报报道,“他们都借口忙,其实他们都有空,只是不愿意而已。这就是我希望爸爸和妈妈陪我写作业的原因。”“我不愿意,有一次我在背课文,妈妈在看电...

学而不思则罔!台湾学测变革欲走大陆10年前的教育路

台湾包袱铺,写作有难度!我是提笔困难、下笔崩溃,不是开不了头就是收不了尾的大侃子~~   最近,继轰轰烈烈的“文言文闹剧”后,台湾又一重大教育变革出炉了——2018年的大学学科能力测验首次将写作单独列为考科!   啥意思?侃爷给你们解释一下:原来台湾学测(类似大陆的高...

台湾作家张大春谈两岸应试作文

“写文章应该是自愿和与时俱进的,而应试作文常常忽略了这件事。”台湾知名作家张大春近日在北京作客中国新闻网访谈节目时对记者说,应试作文应更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 今年的大陆高考刚结束不久,社会上对作文题目的讨论尚在持续;在台湾,每年关于应试作文该如何出题的争论亦经久不息。 张大春曾在去年出版的散文集《文章自在》序中提到,当前的各级升学作文考...

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已出 打分差异大将三评四评

昨日,20余万份高考答卷的阅评工作过半。记者探访高考阅卷现场看到,全网阅卷依然延续“背靠背”双评,甚至多评模式。数学、语文阅卷组专家均表示,对于答题中一些细小“瑕疵”会持宽容态度。目前,已经出现满分语文大作文,超过六成考生大作文选择写“说纽带”。   今年北京继续实行高考全科目网上评卷,全市共设6个高考评卷点。昨日,记者探访位于清华大学的一处...

今年首个“满分作文”不实 作者称起标题时欠考虑

昨天,一篇名为《2017第一张高考满分作文出炉:<人生如路,快上车吧>》的文章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有人称这是今年全国高考江苏满分作文。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获悉,这篇“满分作文”是假的,高考阅卷过程全程保密,不可能有作文流出。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篇文章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