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平庸 追求立意哲理化
立意的平庸化与同质化也是令人讨厌的。平庸意味着思想创造的失落,同质化是必然的惩罚反应。
教堂与寺院的尖顶都是朝向天空的。其中的喻意是:生活在大地上的人们,灵魂总希望着飞升。相信灵魂,相信精神与思想是人的坚定属性,那就喜悦地接受周国平先生的一句忠告:与世界建立精神关系。
建立精神关系,便意味着追求立意的哲理化。以2011年福建文题为例: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文题中处处是“乐”,隐含关系却是“苦”,核心关系正是“苦乐观”。探究袁隆平化苦为乐的原因:如“热爱”“专注”等便可准确立意。然若在此主干关系平台上,关注“太阳”“空气”等平常物象的象征义,则可将主题抽象成像吴晓东所说的那样:“海德格尔认为一双旧鞋最能反映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本质,反映人类的劳作以及人与物、人与土地的关系……(旧鞋)终于踏出了一条‘田野里的小径’……象征了人类怎样在无意义的物质世界留下自己的足迹,创造出不同物质世界的东西,这就是意义,也是人类生存的目的。”
以此立意,将生活提升到生命,也是很好的选择。
名师档案
苏宁峰 厦门一中高级教师,省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曾任省高考语文学科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