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真诚、认真地投入了,结果就顺其自然吧。只要你愿意,无论进入什么大学,后续的学习还会有新的自我完善和选择空间,完全无需过度夸大一次高考的功能。
3)建立有弹性的学习生活秩序:划出具体的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学习时要给自己具体的基于解决实际知识性问题的目标,每个学习时段都有自己的重点安排而不仅仅是紧跟老师的要求;每个休息时段,包括下课时光、中午/傍晚/睡前至少各有半小时,完全不做与学习相关的事,而让自己尽情享受绵绵舒展的深呼吸,还要给自己安排适宜的运动(最好是户外运动),也可以有自在随意的阅读或交流……
4)信任你的父母:绝大多数父母爱孩子生活得健康、充实、快乐胜过一定要孩子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倘若你每天都能给自己自我接纳的真诚微笑,并真实投入有效率的学习,你就会体验一种充实而有成长喜悦的学习生活的快乐。
倘若你每天都给父母、同学、老师以信任、友善的微笑,你会感受到他们与你同在,都在共同经历迎战高考洗礼的过程。你越能体验高三生活的充实与单纯,身心就会越放松,更能帮助你正常发挥水平。
学子自述2
变得麻木 找不到动力
以前,如果一次没有考好,我会难过,然后自己会想方设法,“重拾河山”。可是,进入这个学期,我变得麻木,变得无所谓,有时还自我安慰——— 反正又不是高考。也许是因为最近的挫折太频繁了。
现在考试,我进入不了状态,兴奋不起来,我找到不学习的动力。我很害怕自己的这种状态会一直延续到高考。一如运动员进入冲刺,如果兴奋不起来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呢?
也许是因为自己变得安于懒散了,也许是因为自己荒废太多了。我也想振奋精神,但想归想,做起来我却没有行动力。我是不是真的就废了?——— 小奕
名师指点
你将补缺补漏表达为“重拾河山”,让人读到的是一股潜在的豪情。眼前的工作对你是不是太过具体或琐碎?似乎与你的“豪情”不太搭调?你内在的追求到底是什么?正如越是精美的建筑越要讲究细节的精美一样,优秀的学习成绩也一定来自对具体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恰当的应用。
在你感受“最近的挫折太频繁了”的同时,是否意识到自己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某种粗糙?或尚存在的某些知识性误解、混淆?如果你能安下心来将卷面呈现的问题实实在在罗列下来,集中火力各个突破,就能更接近你心中期待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