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2月16日讯(海峡导报教育专家专栏:高华 福建师大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系主任)“成就还是毁灭自己的孩子,在家长的一念之间。请不要无意中毁灭了自己的孩子。”福建师范大学心理系高华教授说,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孩子眼中的你是怎样的?
高华教授说,曾有一次问卷调查提了下面五个问题:你认为父母理解你吗?你有苦恼和困惑会对谁讲?你认为最不能容忍父母的是什么?当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会如何对待?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什么?
30名初一学生接受了问卷调查,结果令人深思:大多数学生都详细回答了“当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会如何对待”这一问题。人们发现,超半数家长不能客观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哪怕是孩子的偶然失误,也不能原谅。
一位学生写道:如果我考试成绩不理想,爸妈肯定会阴沉着脸。问卷表明,很多学生觉得父母过于在意他们的学习成绩,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回答 “最不能容忍父母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很多孩子写的是:不能容忍父母太多的唠叨。几乎所有学生对父母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表示了感激。但孩子说,光有关爱是不够的,父母对他们的理解比什么都重要。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
“我理想中的父母:在我考试失利的时候,他们不会骂我,而是鼓励、激励我;当我犯错误时,他们会开导我,让我知道错在哪了;在我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们不会逼我按他们的意愿做事,不会让我来完成他们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我希望跟父母相处时能够让我得到跟朋友相处时的快乐和自由!”
美国学者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10万个孩子。其中排在前10条的是: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6.孩子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答复;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9.注意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不要老是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
父母有三种可能的状态:第一种,把自己当做神的神父母。他法力无边,他让子女怎样子女就怎样。但随着子女长大,子女就不相信父母了;第二种,把自己当做鬼的鬼父母。子女抗拒时他就会显示无上权威,会很严厉地惩罚子女;第三种就是人父母。神鬼不同却同样的不好,最好担当子女的人父母。
人父母至少要做到三点:第一,不要在子女面前有不同意见;第二,不要在子女面前进行争辩;第三,要经常赞美自己的子女。
家长是否具备一定的教育子女素质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关键。决定父母角色成功的关键并非学历,也不是社会地位和身份,更不是对孩子的较高期望和整天为孩子付出,而是教育素质,包括: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高华教授建议父母: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尽可能亲自照顾孩子、与孩子一同成长,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别把考试成绩当成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要赏识与激励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学会感恩,允许孩子犯错,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较。(▲高华 福建师大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系主任、博导,省普通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