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习题
方向错了,就会走歪路,学习内容选错了,复习效率就是零。在雪花般的试卷、山一样的辅导资料中,必须学会选择适合你自己的资料和习题。对试卷上的习题,也不必面面俱到,做得很熟练的题型可以跳过去,偏题和怪题可以大胆地舍弃。
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自己的方法,每个人的高考目标不同,做题的难易也应该有所不同。经常和老师交流学习的重点内容,就像司机把好方向盘一样重要。
此外,一个苹果一个人吃,这个人只得到一个苹果。一个解题方法与多个人分享,在交流与讨论中可以得到多个解题方法。很多时候,在争辩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解题方法,大脑高速思考,会又有新的思路出现,不断闪现思维的火花,在争论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解题方法,而且,经过这种争论的内容在记忆中会持久不忘。
一个人的思维毕竟有局限,不妨经常和同学们讨论问题,采百家之长补一己之短,是最聪明的做法。乐于做人师,乐于给别人讲解,讲解的过程,其实是自己整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助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提高。
周末拿出一定时间再回首
周末两天的时间怎么合理安排呢?除了做作业,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再回首。
首先,要回顾课本,这是大多数考生不重视的复习环节。看看高三考生书桌上大多是厚厚的复习资料,很少有课本。看课本,看基础知识,看公式和规律,是复习之本,是复习的基础,基础不牢,很难盖出高质量的大厦。
做一道习题,如果基础知识有漏洞,概念理解有偏差,定律理解不全面,再高的分析能力也无济于事。
其次,是回顾课堂,整理一周来各科老师课堂上讲课的内容,重温老师的思路,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多重复几次,理解更深,记得更牢固。每周都如此,要养成习惯。
再次,是回顾做过的习题,总结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看看错题集,总结错误的原因。每周一回头,把吃到肚子里的内容再消化消化,学到的东西不忘,不是捡了芝麻丢西瓜,是高效复习的秘诀。
高效率的复习,是科学的复习,会使你在高考中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