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我标榜式的成名噱头
嘉宾:陈文水(幼儿家长)
中国家长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欲望过于强烈了,于是开始奉行所谓独家成功秘诀的丛林式教育方法。做爸要做“狼爸”,做妈要做“虎妈”,而民族更要崇拜狼图腾。这种成为禽兽、回归丛林的教育方式,不仅是反人性和文明的,更是个别人自我标榜式的成名噱头。
“狼爸”将三个孩子“打”进北大,这算成功了吗?或者把孩子“打”成博士,也算成功了吗?远远不是。在当代社会,成功的孩子应该具备基本的为人处世素养、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创新贡献能力。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是多向而非单向。仅凭考上北大就认为是成功显得特别浅薄可笑。
打骂固然是教育中一种有效而简单的约束方式。但成功远远不能靠这个解决。尊崇打骂、崇尚彪悍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副作用:其一是培养了主奴意识,滋生了顺民意识,这对民主社会其实是一种反动的教育;其二是抹杀了爱与平等,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不对等,导致孩子过早失去了平等互爱的能力;其三是人生“被塑造”,孩子失去了其自由发展空间,在家长的棍棒下被塑造成他们希望的样子,千篇一律,甚至丧失了创新创业能力。
欲望无休,丛林不止。在今天的中国,如果家长们的这种“教育欲望”不能纠正为“培养愿望”,如果社会还认为考上北大端上饭碗就是所谓的成功,那么,丛林教育法则从来就不会缺少市场。只是,在崇尚平等、自由、博爱的民主社会中,这种“狼爸虎妈”不免被贻笑大方,甚至是开历史倒车了。
民主型家教方式更值得推崇
嘉宾:高思刚(厦门市中小学心育办副主任)
就父母所扮演的家庭教育角色,亲子关系大约有以下四种类型:专制型,如“狼爸”、“虎妈”型;民主型;放任型;互相矛盾型。其中,比较提倡的是民主型,提倡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民主、和谐地相处。
从心理学角度,也提倡积极的心理关系。所谓积极,就是家长给孩子带来的家庭氛围是比较积极向上的,孩子比较阳光。
狼爸用“棍棒”把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进了北大,是否就意味着成功,我们要打个问号。如今,“文凭”社会已逐渐过渡到 “能力”社会,对家长来说,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培养更重要,家长要为孩子的终身幸福着想。
“棍棒”强压下出的“才子”,因为屈服于权威,孩子在性格上可能会出现偏差,会产生压抑心理,创造性思维会有所抑制,这种家教方式不该提倡。
“狼爸”的三个孩子考进北大,可能还受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狼爸”的家庭条件好、孩子的起跑线比较高;三个孩子的智力、心理调节能力均达到一定水平,而这些条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具备的。
个人认为,教育要符合规律,首先要让孩子想学,而不是靠外界压力。家长需要引导,比如给孩子好的习惯的引导,但绝不能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