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因为数学更精彩
“用数学慧眼看生活,只要用心,就一定能看出更多的有趣问题来。”任勇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作为学生,要善于用数学的“慧眼”发现生活中的新问题;作为家长,要和孩子一起玩数学、用数学、品数学;作为教师,要“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只有具备“慧眼”的数学教师,才能透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再回过头来,让生活问题融入数学课堂。
任勇说,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思维就可以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
方法比做题来得重要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指出:“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任勇经常用这句名言教育他的学生。
任勇一贯认为,“学会”和“会学”看起来只是两个字的颠倒,但意义却大不相同。“学会”,只是说在学习过程或做题过程中掌握了某种知识和技能;“会学”,则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学习能力。
任勇给出一道题:如果要用零钱组成一毛钱,你能算出有多少种用1分、2分、5分组成的一毛钱?他说若这题是高考题,绝对会“放倒”许多考生。学生若没有掌握“序”的方法,这类题做再多也无济于事,不是漏算了就是多算了。
什么是“序”?就是要么从大到小,要么从小到大进行计算。从大到小的算法是5+5=10;5+2+2+1=10;5+2+1+1+1=10;5+1+1+1+1+1=10;2+2+2+2+2=10……不难算出共有10种不同的组成方法。掌握了方法,小学生也可以轻松算出。
“不是不要解题,而是要在解题后悟道。”任勇补充说,“真心希望我们的学生,做了少量的题后激动地说,数学,我悟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