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晓丽/文 张向阳/图)本周一,厦门市小学一年级新生(常住户口)报名结束。而再过十多天,这群小屁孩们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跨越。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到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幼小衔接要注意些什么?
采访中,一线教师认为,幼小衔接,最关键的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兴趣的培养。过来家长杜先生认为,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的角色应是“教练”,家长所教的都要落实到孩子的“练”上。
新生家长
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
今年9月,段女士的女儿就要上小学一年级。对于“幼小衔接”,在孩子上大班时,她就开始关注。刚开始,有些紧张;不过,临到孩子快开学了,反倒显得很放松。
“没做过多准备。除了物质上的准备外,这段时间主要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训练孩子的专注力。”段女士说,对于幼小衔接,家长要重视,但也不用过于紧张。开学后,尽量配合老师,多和老师沟通,慢慢来。
由于关注这个话题,段女士接触了不少小学新生家长。她发现,如今有一些家长,对于幼小衔接比较功利,比如注重知识的训练,早早让孩子提前学拼音等。而小学老师并不建议家长让孩子提前介入这些内容,因为这些知识,一入学就会教。孩子提前学,很多是学得一知半解,到了小学课堂上,很容易陷入 “我会了”、“我不认真听了”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