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就考场高分作文是每一个莘莘学子的追求。高考作文怎样得高分?双十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许序修老师认为,重视“把握规律与灵活变通”、“辩证思维与联系实际”、“有所为与有所不为”这三方面,高分作文就不是梦想。
许序修 双十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
把握规律与灵活变通
高考作文命题,万变不离其宗。一般来说,高考作文命题与当代文明发展的进程关系甚密。仔细分析,考的无非是“自己与自然、社会、他人、未来的关系,及由此体现的人生价值取向问题”。
如今年厦门市第一、二次质检的作文命题《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前行的力量》,考的便是自己的生活、生存、人生的努力、追求、奋斗的呈现方式与自然、社会、他人、未来的关系问题。
省质检的作文命题《有益与无益》,便是要求学生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辨作出理性推断,进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取向的问题。据此,考生考前如能潜下心来,好好思考这些问题的方方面面,具体、细致、认真地改好写过的作文,并在高考作文时举一反三、灵活变通,无论面对何种命题,审题立意就有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作文就会纲举目张、成竹在胸了。
辩证思维与联系实际
具体题目具体分析。近期盛行的作文命题多是思辨型题目,如“有益与无益”、“常与变”、“勇与畏”等,近期报刊上思辨型的文章也不少,如《“键对键”取代不了“面对面”》《“天眼”与 “心眼”》《“老实人”与“老好人”》等,这些题目,都需要辩证分析。
写 “有益与无益”,不能简单地推断哪是 “有益”,哪是“无益”,而应一分为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分析问题,从而得出合乎事实及规律的价值判断。有的事情表面上看是“有益”,实质上是 “无益”,同样,有的事情表面上看是“无益”,实质上是“有益”。
写“常与变”,应该意识到遵循规律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而灵活变通并不意味着可以违背规律,只有遵循规律与灵活变通才能更好地获得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