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瑞卿 通讯员 朱亚圣)全国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在高考的日子里,考场内外,作弊与反作弊的攻防战一刻也不曾停止,其中湖北省就破获今年首例高考舞弊案,抓获嫌疑人4名;而贵州松桃县不法分子利用学生组织多个作弊小组疯狂作弊的内幕则被媒体曝光。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从夹带纸条的小儿科式作弊手法到目前考场上最为先进的利用无线电作弊,作弊者与反作弊者反复上演着一场场“潜伏与反潜伏”的大戏,有港媒感叹高科技作弊堪比007。
本报记者昨日下午采访漳州市无线电监测分站姚副站长,让他揭开无线电管理部门是如何在各种考试中,与电子作弊者在电波里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查处:资格考试作弊多
姚副站长告诉记者,自2008年启动无线电监测对付作弊以来,漳州市无线管理局已经查获了三起无线电作弊。其中在2009年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中,同一个考场多名考生戴同一种腕表,时间显示少有准确的,其中还有不少女考生纤纤玉手上也戴上极不相称的大手表,监考老师遂产生怀疑,作弊才因此败露,“只是接收答案那几秒闪现无线电信号,然后就静默,基本上很难查获。在高考等一些比较严格的考试中,比较少发现利用无线电作弊,而在一些资格考试中则比较猖獗。”姚副站长说。
姚副站长说,今年6月7日和8日,他们全局出动,分成8个小组分赴各地,由每个小组负责几个县,到各考点巡查。比较乐观的是:漳州今年高考没有发现无线电作弊。
揭秘:团伙作案 内外联合
“技术含量其实不高。”姚副站长分析说,无线电作弊有团伙作案、内外联合的特点。他给记者一份材料披露了无线电作弊的整个流程:首先是派人报名进场参加考试,用微型摄像机拍下试卷,用各类无线影音收发系统传至场外。接着考场外的人利用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通过无线电台接收信号获得考题,然后贴在QQ群上,枪手分工做题,答案汇总后再贴进QQ群。然后利用对讲机或车载台等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将答案传至考生。最后,考生利用装在耳朵里的无线微型耳机或其它接收设备接收答案。
困境:人手不够 很难铺开
虽然监测站的设备不错,但是姚副站长感叹己方人手不够,势单力薄。据悉,今年漳州市高考报名人数为33997人,全市高考共设11个考区、32个考点、1388个考场。而漳州市无线电管理局就算全局出动,也仅有14个工作人员,“包括今年我们邀请漳州无线电运动协会参与保障,加上他们的25个志愿者,总共也只有39个人,漳州地域这么大,很难全部监测到。”姚副站长表示。
根治:取消统考 随机选题
如何根治无线电作弊,姚副站长有自己的看法:取消统一考试、统一命题,让电脑随机选题。姚副站长分析说,犯罪分子能够在无线电作弊中获利的主要有两个环节,一个是贩卖器材,一个是贩卖试题答案,而且后者才是大头。一套器材犯罪分子有时仅仅卖五六百元,获利有限。而一套试题答案则是卖到了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利润丰厚。因此,应该从试卷内容入手。
“只要是存在着统一考试,统一命题,统一的答案,他们就有市场。”姚副站长说,如果能够实现电脑随机选题,每个考生都有不一样的试题,那么犯罪分子运作起来,成本将更加高昂,而且作弊过程也将更加麻烦,“此外应该规定如果发现作弊,则几年内不能参加考试,这样可以起到极大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