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4月2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玉燕 )昨日,厦门生源毕业生人才专场交流会在厦门市人才市场举行。导报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毕业生在与招聘负责人进行沟通时,很少有人会问及薪资待遇等问题,不过是否要经常加班、休息日安排等问题,却挺受毕业生的关注。
南京乳之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潘小姐告诉导报记者,在招聘会上,较少有同学会详细问她工资待遇、“五险”等问题,不过却常会遇到一些毕业生咨询公司的上班时间制度、休假方面的问题。
去年7月毕业的黄同学笑着告诉导报记者:“工资多点少点无所谓,但若是上班后天天得加班,周末休息日又没有保证的话,很多同学不会选这样的工作。”
毕业于福州大学的小林也表示,现在毕业生的工资待遇大多在1500-2000元,普遍不高。若进去以后,工作很忙,上班时间又没有规律的话,很多人会觉得接受不了。
在采访中,导报记者发现,如今的毕业生求职时不问薪资待遇,并不是个别现象。那么,是否这些“85后”、“90后”毕业生,不差钱?
一电子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分析指出,毕业生面试时没有提薪资待遇问题,有的是不敢问,但不一定代表他们不看重;有的则是确实不太看重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待遇。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甘同学认为,找到的工作是否有发展前景最重要,工资待遇对刚要毕业的他们来说,可以先不考虑。而且,感觉投简历时问薪资待遇的问题,会给企业留下不好印象,容易失去面试机会。
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何同学则认为,其实不问薪资,不代表他们不关注,或者不差钱。因为如果家不在厦门,单靠一两千的工资,要自己租房子独立生活,其实压力挺大的。因此,有的同学毕业工作了,还时不时要家里支持。但是,即使这样,他一般投简历时也不会去问工资,因为毕业生的工资很难突破3000元,问再多也没有用。
对此,厦门莱富沃克黄金交易有限公司的应小姐则表示,注重薪资和不注重薪资的毕业生,她都遇到过。不过她建议毕业生在求职时,应更多地关注所应聘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所从事岗位将带给自己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