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省第二年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这种分数优先的投档方式与以往志愿优先的投档方式有很大不同。从先行省份的经验及去年我省实行平行志愿的情况来看,考生一志愿的录取率达90%以上,可有效避免考生高分低就、高分落榜。不过考生填报志愿时仍要谨慎,因为平行志愿也有风险。
规避四大风险
任何一种填报志愿的方式都是以考生高考成绩作为基础的,因为不能完全做到“知已知彼”,特别是今年我省投档分一分一排名不对外公布,考生只知道自己的位次,并不知道和自己分数一样的有多少人,他们哪一科分数较高,他们的意向志愿是不是和自己一样等等,在平行志愿填报时也需要认真考虑。目前来看,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风险,需要引起考生及家长注意。
第一,正常落榜的风险依然存在。高校择优录取的原则允许院校投档数略大于招生计划数,考生依然面临正常落榜的风险。
第二,考生自身缺陷带来的风险。由于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为一次性投出,一轮投档后不可能补投。考生被投档后,如果成绩相对较低、专业不服从调剂、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不符合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要求等,档案就可能被退回。而一旦退档,考生只有参加征求志愿填报或下一批次录取。
第三,定位不恰当的风险。如考生填报的4个平行志愿都过高,也就是说其投档分未能达到几个平行志愿院校的投档线,其档案就不可能投出。
第四,梯度不合适的风险。如果考生所填报的几个平行志愿院校之间没有适当的梯度,投档机会将大大减少,相当于把原有的4次机会变成只有1次机会。假如A志愿不能投出,而B、C等后续平行志愿院校比A志愿院校要求还高,后面的平行志愿院校显然也都无法投出。
小心四大误区
考生还要注意平行志愿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平行志愿等同于平等志愿。其实,考生分数只要达到所填平行志愿院校的录取条件,这些院校均为该考生的潜在投档院校,但考生在填报4个院校时应有先后顺序,因为投档时是依考生所填院校顺序逐个检索。考生的投档分如符合A院校的录取条件,会先投向A院校。在此情况下,该考生的分数即使达到B、C、D院校的条件,也不会再被检索和投档。
误区二:平行志愿就是平行录取。有的考生认为,只要自己的成绩达到所填报的4所平行志愿院校的录取条件,就有可能被4所院校同时录取。这种理解是不对的。一旦考生档案投到某一所志愿高校后,其他平行志愿院校则不再检索。因此,考生不可能同时拿到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
误区三: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误区四:分数高就可以报考任何学校。有的考生认为,只要分数考得高,位次排得靠前,其他就可以不管了。其实不然,高考成绩虽然是决定位次的重要因素,但高校在择优录取过程中,仍要考察考生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状况。如果考生思想品德或身体等方面不合格,高校仍然有理由拒绝录取。
专业注意冷热搭配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后,考生填报志愿仍然存在风险。有的风险是制度自身带来的,但有的风险完全可以规避。比如,某考生分数不错,被投档到某学校,但填报的专业志愿很热门,又不服从调剂,则可能被高校退档。因此,考生在专业选择上应恰当定位,尤其要注意专业的搭配。
对高校来说,实行平行志愿后,进档考生的高考成绩差距大大缩小了,这样有的专业特别是热门专业和优势专业,就可能出现“拥堵”。因此,平行志愿模式要求考生更加重视专业的冷热搭配和“服从专业调剂”,在专业的选择上一定要留有余地。
在平行志愿模式中,如果首选学校,就要适当降低专业的要求;如果首选专业,则要做好降低对学校要求的准备。
(福州晚报记者 汤淌 林铭)